[宋] 李流谦
吏部称文畅,愚溪进浩初。
深惭诋佛奏,更著广交书。
情契远犹合,义乘隣亦疎。
诧予无騃习,固自起犁锄。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就称赞对方才华横溢,德高望重。借用白居易《赠刘仲鲁》中“文章犹铁弩,恢弧仰高逴”句式,说人道己均要当个像李翱那样的名诗人。不畏豪强大恶,抗节勇进;对世间是非善恶,即便至为微小也坚持作斗争。“惭”字深诚怛痛,“著”字极为尽致,对于两人忠节志向和共同爱好佛老思想的情景,一一如实勾出,感情深沉而真实。
中间四句叙谈彼此深契默契,极有情致。人以诗会友,心似兰茎,即便远隔千山万水,但仍然能情意相投,甚而可称心如意。“契犹合”三字,极其灵动有力;“义相乘”的“邻”字,运用巧妙贴切,极见功力。“远犹合”、“义相乘”四句既上承“无騃习”又下启“无余恨”,前后情辞相贯,章法安排得颇有机杼在其中的妙处。
最后两句说明对方是个洒落不俗的人,与世无争。“诧予无騃习”中的“诧”字很有意味。它不是一般的惊讶、奇怪之意,而是觉得作者不凡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样称赞对方是十分得当的。“固自起犁锄”化用陶渊明“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的诗意,意思是说自己退隐山林、耕锄田园的决心已定。此处的意思颇丰富:表明作者坚贞不渝的志行操守已为对方所深知而深许。因此照老(作者道号)为之慰抚劝勉,同时对作者的儒雅之风及异质确加赞赏;此外也暗示交游出于性情相投而非缘于沽名钓誉。
诗人在自叙中将自己写得谦逊文雅,意趣高远而不矜奇,作为结尾又显示出自己不为流俗所动、决定终老山林的坚定决心。这样的叙写就使这首诗不仅具有真挚的人事间友情和人格上互相尊重的真情实感,同时还富有浓郁的人生意趣和俊逸的气势以及朴实的情致,以及天际青山之外浑融之远意都凝合为俊雅和鲜活的意境美,全诗章法纵横驰骋而不荒僻粗疏作达观也含兴托极厚之情;再加上奇倔诚然之气使读来从容和平而且味道十足。这就是该诗在现代文学史和古典文学史上共存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综上可知李流谦的诗歌能意态超然,纵横放达且沉郁有致(也可看作善于对比的写法)故善于托意、镕裁经史与时俗流布不羁的自然生命之气交融统一在一起而显得意境高远、气韵生动、韵味醇厚而富有现代审美精神。这便是他诗歌在现代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原因之所在。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