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呈德茂》宋李流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流谦

《呈德茂》原文

秋入羁怀劳我思,愁兼归梦到家迟。

有人来得平安字,无事纺成酬唱诗。

相伴几经江月照,同行更赏峡山奇。

祗应便把州麾去,还有三年不见时。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诗的开头“秋入羁怀劳我思”直接道出作者的心情,以秋日给人的愁绪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在这金风飒飒的秋日里,他思虑着飘泊无定的生涯,想着异乡水泽的陌生和孤独。在这里,“入”字用得极其精准,秋气仿佛一丝不苟地侵入到他的心里,搅扰着他的思绪。接下去“愁兼归梦到家迟”一句,既承上启下,又开启下文,既道出客居的愁苦,又写出对家乡的深情。在这深秋寂寥之夜,李流谦想必是孤枕难眠,辗转反侧,因为夜夜都做归乡之梦,只是梦醒黄粱未熟,仍然归路茫茫。这愁思可见一斑。一个“劳”字写出作者心绪的烦乱。从“到家迟”的情况来看,写出了作者在外滞留时间之长。这样的开头从客愁一直写到归梦之无望,感情极沉郁。

诗的中间四句转入同友人德茂的交往。“有人来得平安字,无事纺成酬唱诗。”平安字,指平安家信。德茂在远方得知家中来信,问讯安否,欣慰异常;自己无事与德茂唱酬交游,吟诗作赋,亦足以自乐。“得平安字”与上一句中的“归梦到家”相呼应,表明与德茂情谊之深。而这一切都是“无事”生活中最值得慰藉的,因此特别提及。欢笑高歌,是最可喜的交游酬唱。然而在这里诗人说只有平安字和酬唱诗这两样事可聊以自慰了。其原因乃在于“愁兼归梦到家迟”。诗人把愁情融入具体事物中,使愁思的内涵更加丰富。一个“兼”字写出愁思之深广。这种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含蓄隽永。“有人来得平安字”写出了与友人德茂的交往,而这种交往又是以慰藉诗人的思家之情开始的。“平安字”是一种暗示,是情感交流中的人情债。在信息不很发达的时代,行人千里万里外彼此间的消息靠书信联系,一纸寄回家的平安字似乎卸下了一份思念压在心头的重负。作者在这几句诗中层层推进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其中蕴含的感情有的相同相类的事连接在一起后给人产生的感触更真切深刻;四个排比句富有音韵之美;清润的生活场景有力地衬托了友情和惆怅心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将各种感受巧妙融入生活细节之中,充分显示了艺术表达手法的丰富多彩。

最后两句是道出自身心意、感慨共鸣。“祗应便把州麾去,还有三年不见时。”意思是说:既然在此烦恼无聊,看来还是丢掉这州麾而去为好。如此安慰李流谦的话反过来证明作者是很想继续任职于此的。结尾还带有轻微的牢骚。作者知道自己的处境是不好走的。这是他对自己的自宽自慰方式的说法,言辞间无可奈何的心情也隐隐可见。最后以再会不易收束全诗。由于末句点破三年再见也不易得的情况,表现出不忍与友人分手的内情和自己始终难释的情感以及对将来再次聚首的期盼;余韵不尽。

此诗起承转合细致严谨,“起则感情蓄势以至大潮汹涌逼人(味宁《江湖后集》卷一八提要);接叙婉转如斯(魏氏《古今图书集成·方舆》部两湖总集(下)汇辑洪迈谢庭韵盛时泰咏涪陵台送李德茂之涪州作),真妙思也(沈明臣《青溪馀语》)。”现代译文为现代文如下:

秋天使我羁旅之心劳苦烦乱,愁绪之中连回家的梦也难以到家。有人带来了平安的家书,我无事纺出酬唱的诗句。江上明月陪伴着我共同照看你,再次欣赏三峡的山峰多么奇伟。唯有让你赶快担起此州的大任,将来还有三年再见的日子等着你。”

这样的文笔精致巧妙却平和蕴藉而不浅露直率在多数诗作尚不忘直接外露的情感中人可以看出这是诗歌大众化倾向中的一个侧面它在唐宋以来尤其更倾向于蕴藉委婉蕴藉表达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心理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诗歌大众化的深入这种含蓄而富于表现力的文风会越来越成为可能然而作为诗这种艺术形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意而不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