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流谦
疾痛呻呼痒搔抑,人言是觉岂真觉。
问君非痛非痒时,觉何所之了不识。
要知真觉无不觉,如日出海照万国。
虽然亦莫如是解,政恐双睛翳金屑。
扣庵欲觅住庵人,此人此庵何地著。
蒲团纸帐睡未足,百虫薨薨残月白。
六窗玲珑境超廓,个中自有真消息。
兔走君前君不知,俊鹘豪鹰差一发。
题目:觉庵
闲暇时吟诗一首,细读此诗感到词义悠长。本篇作以作者的心声,诗人独特的视觉感触表达的象征物为主题。不仅谈了古人病痛的修养感悟,更有未痛不痒的未知阶段表达诗人欲深入认知心灵的看法,但是反复而又怅惘的心理实景传达更加到位,于天方地大的背景下暗合精神痛苦不解时渺渺兮忘言之思。这禅悟已经笼罩诗歌境地开阔性世界而引人深思。
译文:
在病痛中呻吟痒搔痒,人们说这是觉醒了难道真是这样吗?要问你在非痛非痒的时候,你的觉知在哪里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要知道真正的觉知是没有不觉知的。就像太阳从海上升起照亮了万国。虽然如此也不能这样理解,只恐怕眼睛被尘埃遮蔽看不见了。扣庵寻找住庵的人,这个人住在哪里呢?这个人和庵又在什么地方呢?在蒲团上纸制的床上睡得还不够,各种虫子的声音在残月下响起。六窗玲珑的境地超脱宽广,这里面自有真意。兔子跑在你前面你却不知道,就像俊鹘豪鹰相差只有一发之遥。
赏析:
这首诗以觉庵为题,通过描写病痛中觉知和无痛无痒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禅悟的追求和对心灵的探索。诗人通过对觉庵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人在觉庵中感受到了病痛和无痛无痒的状态,这其实是他对禅悟的体验和感悟。他认为真正的觉知是没有不觉知的,就像太阳从海上升起照亮了万国一样。这种境界是难以言表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诗人通过扣庵寻找住庵的人,表达了他对禅悟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通过禅悟来摆脱生活中的烦恼和痛苦,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的文字优美流畅,让人读起来感到舒适自然。这首诗不仅是对禅悟的探索和追求,也是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