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挽费检正三首其一》宋李流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流谦

《挽费检正三首其一》原文

忆作荆州客,多惭鲍叔知。

苍黄悬榻地,恸绝盖棺时。

映睫余残泪,新肤有近期。

空山那得去,倚杖鬓如丝。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挽费检正三首其一

宋 李流谦

忆作荆州客,多惭鲍叔知。 苍黄悬榻地,恸绝盖棺时。 映睫余残泪,新肤有近期。 空山那得去,倚杖鬓如丝。

回忆当年作为荆州客时, 多亏了鲍叔知道我。 昏乱中谁送我席,悲痛中谁收殓时。 眼泪挥洒沾湿了睫毛, 新肉重生似有再期。 空山寂寞无法去,拄着拐杖头发雪白。

首联追忆往事,感叹自己始终得不到鲍叔那样的知已。诗人和费检正并不相识,全靠鲍森的介绍才成为朋友。从颔联中可以窥见他们相知之深,悼念之情之切。这不仅是因为费检正以知已相待,更是因为他救助了诗人。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诗人李知几因言事贬知岭南宜章县(时流谦亦在内)。公元1176年(乾道十二年)三月,遇赦归,复命荆州掾,费氏正是这时死的。她临终时拉着他的手,见他满脸哀戚的神色,想到自己凄凉的晚景,死不能瞑目。因此“多惭鲍叔知”不仅是一首绝命诗,也是一篇赠别文。然而这个不平凡的故事只做了全诗的起笔,接下去颔联便转入正面的挽词:“映睫余残泪,新肤有近期。”这两句具体写费氏临终的情况。她知道自己不行了,却没留下最后一句话,只是伸出手叫他别离开;而诗人此时却悲痛欲绝,泪流满面。“映睫”即指此。她的眼泪和诗人的眼泪一齐滚下,沾湿了睫毛;一眨眼间,“新肤”再生,“有近期”了。这自然是诗人想象中的事。颈联又转而写实。泪水垂落满地不仅一洒而“尽”,而且增添空山凄凉、松风骚屑、荒坛败碑之静与感悼怀逝的沉寂与清悲气氛,由此让人心灵感受到榨干和对阴间的避免追求的日子的心理着急更为陡紧几分,“无微香倩(依靠),正柏节贞冷”。以上两联纯用赋体直抒胸臆而丝毫未着一情字;可诗中所有摧折、凋零之痛恨却又通透纸背。“在草止如故”,未遇刘秀也是怀人之史贞啊!因而至此尾联不能再流连伤逝或悼叹吹嘘下去。思绪随之又返回当前去矣之幽灵似的亲人。对着一片凄迷烟霭而去不可得的友伴呀!只好依依登山倚杖去吧! 未几讣闻只得默饮之;想到十年生死相别的挚友芳草依旧空山梦回惟见飞埃而念成哀。那时伤感挽诗也惟有空山花落,颓老无依!读来使人于悲哀中抑或感受到诗人情绪也已平淡下去,唯有苍苍白发扶杖而已!这就是此诗将大哀至痛化为一种无奈淡然的结果并由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让人心灵颤动的悲伤哀切的写照吧!

译文:回忆在荆州做客的时候,多亏你像鲍叔牙一样地了解我。昏乱中谁送我席,悲痛中谁收殓你的时候?挥泪洒向睫毛还残留有余香,新肉重生似有再生的希望。空山寂寞无法去探望你,拄着拐杖头发雪白!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