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朱翌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晴。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我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飞萤转蒿丛,熠燿徒营营。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七月十四夜月分韵明字》是一首描绘月夜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热爱和对清幽境界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
在淡淡的烟雾中,夜色中的小洲显得更加宁静。夜晚的角声渐渐消失,只剩下悠扬的回音在空气中飘荡。这千丈白毫般的月光,倾泻而下,仿佛千山都被注满光明。这是一个良夜,那些繁华的都市如同一座座白色的楼台。在碧波之上的夜空下,那月亮就如皇天之眼,睁开明亮而湛蓝的眼睛。它窥视着我的书房窗户,使我感到孤独,我不得不孤独地在书中探寻人生的真谛。
月光仿佛带我从树梢飞起,挟我入太清。我在月光中游荡,仿佛在一片空灵的世界中行走。飞萤在蒿草丛中闪烁,熠熠生辉。露水从庭院的树叶上滴落,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使得秀丽的光影笼罩在我的头上。这无尽的美景让我无法平静,我不禁感叹这个世界的美妙和浩渺。
然而,这美好的月光却无法遮挡那乌云遮月,月隐云霾的情景。那漆黑的云层如同沉默的情感,覆盖在明月之上,让人感到无比寂寥。于是,我不再强求月亮遮蔽乌云,只希望自己能够忘记这种无助的情绪。我坐在月光下,静待那一轮明月的再次出现,静静地感受这个世界的无尽韵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月夜,表达了诗人对月夜美景的热爱和对清幽境界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月光、飞萤、露水和树木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个空灵而宁静的世界。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孤独的思考,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希望这个赏析能够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