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范祖禹
凤食实已美,龙吟声更奇。
惜无蔡邕识,那得马融吹。
游李少师园十题·笛竹
范祖禹
凤食实已美,龙吟声更奇。 惜无蔡邕识,那得马融吹。
诗意明朗,咏竹子而兼及人物。笛竹花如芦苇,开时微香微红,有苞如刺,前人因其外挺而取以为笛。然此竹不为无用,只缘识者不多,故常人所见者仅此竹之形貌,而不知其声之奇也。
凡物奇者,每为世人所难得,笛竹即是。此竹之异,既在其形,更在其音。唯其如此,方有凤食之举;唯其如此,又得龙吟之地。然竹生少师园,世人鲜得游焉,故“惜无蔡邕识”。蔡邕是汉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兼琴家,其对事物的鉴赏力是很高的。但若非蔡邕这样的知音,他人即使面对绝世佳人,也只能默然相看,而难得其欣赏也。佳竹无言,然其意在高远;知音难觅,致使绝世佳人如笛竹之芳魂在野,空向游人细语东风。这笛竹啊!它要谁来听懂它的心曲呢?
此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诗眼,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希望有知音来赏识自己。古人常把知音称为知己,极为珍视。古云:“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高山流水,得心而会意。”如果遇到了知音,则弹琴唱歌都是十分痛快的事。李白《凤歌》说:“吾爱凤高飞,桐花万里春。”正是这种心态。
今人读此诗,当以欣赏笛竹之韵为主,亦可体会诗中之韵。这首小诗写得清丽高远,很有韵味。它把读者带到了千年之前,与古人对坐而倾谈,在淡然中得到了许多知识。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