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清] 钱谦益
夷山填海莫逶迤,复汉争如丈尺陂?故国楼桑围羽盖,上林仆柳发条枝。
坐看河鼓云旗动,笑指渐台斗柄移。
金粟堆前空翠裹,金烬犹傍玉衣垂。
清代诗人钱谦益《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十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 其八》现代文赏析:
夷山填海的路途辽远无尽头,重回大汉的机会如何和一尺一寸的比拼?故乡那楼桑树下,笼罩着往日的羽盖,上林湖边的柳树又发新芽。坐看牵牛织女星相会,笑指渐台斗柄迁移。金粟堆前,青草掩映,金烬仍在低垂,照亮了玉衣的闪光。
这首诗中,钱谦益通过描绘大临无时,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他以夷山填海为喻,说明国家的覆灭是无尽的痛苦和艰辛。诗人认为,即使填平夷山也无法恢复失去的国家,就像复汉争不过一尺一寸的比拼一样艰难。通过这些描绘,诗人表现出深深的悲痛和对国家的思念。
诗人回顾了曾经的楼桑、羽盖、上林湖畔的柳树等场景,这些都是他记忆中的故国风貌。通过这些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思念。同时,他也描绘了河鼓、云旗、渐台等星象,表达了对故国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诗人描绘了金粟堆前青草掩映的景象,以及金烬仍在低垂照亮玉衣的闪光。这些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故国最后的眷恋和不舍。整首诗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悲痛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