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高斯得
世道日沦忽,涔泪夜中滋。
客问子何伤,伤予士气痿。
不见齐鲁閧,所争在糟醨。
我勿燥已久,幸歌韩奕诗。
若遭禁酒国,曹瞒尔何为。
一鏖皋兰下,赤壁竟不支。
虽云竟不支,主翁自怜之。
骑虎不敢下,悲鸣亦可嗤。
朝廷尽君子,拄撑赖公师。
似此好局面,诸生愿扶持。
尹京用老蔡,恐翻元佑规。
斯言是耶非,识者当能知。
哑钟悬清庙,瘖虎伏路垂。
此而为君子,小人当谓谁。
币轻物痛跃,赤子命一丝。
尚曰此元佑,天乎欲谁欺。
醪粲恩诚深,报复机诚危。
独哀三百年,豢此终何裨。
咸幡不复举,志士徒伤悲。
酒阑
世道日沦忽,涔泪夜中滋。
客问子何伤,伤吾士气痿。
不见齐鲁閧,所争在糟醨。
我勿燥已久,幸歌韩奕诗。
倘若禁酒国,曹瞒尔何为。
鏖皋兰下战,赤壁竟不支。
主翁自怜之,悲鸣亦可嗤。
朝廷尽君子,拄撑赖公师。
尹京用老蔡,恐翻元佑规。
斯言是矣非,识者当能知。
哑钟悬庙上,此而为君子。
小人当谓谁,豢此终何裨。
这首诗是作者感叹世风日下,奸邪得志,小人当道,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悲愤之作。诗中借酒浇愁,抒发愤懑,对朝政的失望,对小人得志的愤慨,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都在这酒酣之际尽情地倾吐出来。
“世道日沦忽,涔泪夜中滋。”一个“忽”字,道出了世风日下的原因。自从蔡京得势以来,正人君子遭到排斥,有识之士被压制。由于奸邪当道,导致世风日下,民不聊生。“涔泪”,指思泪涟涟。“夜中滋”,暗指在夜里也常常流泪。在这种情形之下,有志之士是痛心疾首的。因此,“我勿燥已久,幸歌韩奕诗。”作者烦躁已久了,今天总算有歌咏韩奕那赞美德行、劝人行善之类的诗句可幸了。“倘若禁酒国,曹瞒尔何为?”倘若国家实行禁酒之法,那曹操何以横行霸道呢?作者借此反问表明对禁酒国政策的质疑。最后“鏖皋兰下战”一句表明作者对国家局势的担忧。皋兰山下的激战虽已过去,但国势如斯,朝政黑暗,小人得志,令诗人忧心忡忡。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含蓄,感情深沉而内敛,全篇都以议论为主,而这种议论又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读者能从中领略到作者的愤懑之情、爱憎之旨、伤时之痛、无奈之感。这种美,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