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子倅宜春》宋李曾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曾伯

《送子倅宜春》原文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

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送子倅宜春

宋 李曾伯

爱子喜能仕,恋亲犹欲留。 肯堂斯室就,不稼曷禾收。 持此一廉往,绰然千里游。 彼邦存学记,熟复勿贻羞。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写了作者的爱子即将赴宜春任,同时也表达了对爱子的殷切期望。此诗爱憎分明,笔墨传神,全篇皆从至爱亲心中流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亲子的深情厚爱,读之令人感动。

首联直陈其事。颔联两句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父母对远行的儿子,常常要询问他能否胜任官职,还要叮嘱他要勤于政事,注意农桑等。这两句诗正是这一内容的体现。“肯堂斯室就”,看来是爱子已决定赴任了,但父母还是不放心,“不稼曷禾收”一句又转为叮嘱他要关心农业生产,及时播弄庄稼。两句之中,流露出淳朴的民风和父母拳拳的爱子之心。

颈联两句写得很有气派。这两句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派堂堂正正、卓尔不群的气度。“一廉”二字十分传神,赴任之后,清正廉明,自不必说,起码办起事来就要两袖清风。最后两句更是苦口婆心:你要去的地方不只是个官场,更是个学术之邦。你要牢记“士先器识”的古训,成为一个既有学识又守节义的“全人”,不要辱没家声才对。

全诗洋溢着淳朴的民风和父母拳拳的爱子之心。全诗语言通俗明了如话一样;诗人表达的情感也是那样的真率坦诚,几乎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在里面全是由真情流露出来的诗句因而才有这样纯朴自然、意美情真的感人之魅力。清代张宗《海盐县志》说曾伯“学能追踪前哲”,是赞其文其学也当以此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至爱亲情感人至深;而这种至情实为儒家传统道德之精髓,实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先决条件也。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