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思归偶成》宋李曾伯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曾伯

《思归偶成》原文

杜鹃一自听天津,南北纷纷患转深。

备谨彻桑征戍事,忧形恤纬老臣心。

惊闻边信多蛮语,喜动乡情带楚音。

若得君王放归去,便陪莲社访东林。

现代文赏析、翻译

思归偶成

杜鹃啼遍天津桥,南北纷争恨转消。

准备桑麻终老计,关心戎事彻朝宵。

惊闻边报多蛮语,喜动乡音带楚谣。

若得君恩宽赦了,定陪莲社探东林。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知建康府兼江东安抚使期间。诗中反映了当时尖锐的南北对立形势及作者的忧患之情,也流露了对佛学的向往和对家园的思恋。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北方到处听到杜鹃声声哀鸣,国家处于分裂南北、矛盾冲突的时代,民生疾苦,此恨无穷,因此为国戍边塞、从天子而忧臣民是应该也乐意做的事情;我也害怕交械来军前守卫的事情;一听到报边的消息多是用南方话说的,自然很高兴(说明时局宁息);倘若皇帝宽赦我罪还乡的话,就跟着一同去访问佛学之渊源—东林寺以悟佛理也好。整首诗通达,人诗意盎然。 现代文译文: 天津桥头总是听不完杜鹃声,南北纷争把人们挂牵扯,加强警惕尽让有老臣挂心的事清晨到黑夜还琢磨。关于边境动态时时了解听到(发音类似),很高兴拯救时艰终于降临自己的故园小土井水沿着人我闲逛欣赏为出身目的陌生所谓苏州固多朦胧润之情,,好好吃饭仿佛大夫面对廷芳术何以报之口舌也。倘若皇帝大发慈悲赦免罪行还乡,定会陪着莲社长老们去拜访佛学大师东林居士。 李曾伯是南宋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爱国忧民的激情,也有寄情山水的田园诗情。这首《思归偶成》诗,既反映了当时尖锐的南北对立形势及作者的忧患之情,也流露了对佛学的向往和对家园的思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