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孩子的时光》现代翟永明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现代] 翟永明

《孩子的时光》原文

祖母和孩子坐在戏园

半世界苍髯浮生

半世界红粉佳人

让祖母惹动了痴心

在这小镇

虽然是夜晚

挑起了油灯 我的心

也随地毡翻滚

也随铙钹帮衬

青衣放开歌喉 口吐芬芳

她的小小折扇遮盖了她

凄楚的脸庞 流盼的波光

一样是半壁河山 晴天如洗

一样是祖母的小小戏园

伴我幼年

绕场台步 锦袖翻飞

满台月亮照不见一老一少

台上已过去前年

台下仍是一盏茶的时间

——真戏在作

假戏在演

虽然是夜晚

填起了花面

我的心

也随他“点绛唇”

也随他“醉高歌”

一声高腔 遏云绕粱的霓裳

将军听到了剑在匣中跳动

他看到了明天的战场

祖母抻了抻她的蓝布衣衫

长及膝盖 她的身段也缱绻

台上人轻装窄袖 一色的刘海儿

台下人击节轻叩 一齐的喝彩

祖母出神地倾听

想起了尚未出阁的当年

我只是个七岁的孩子

在台下游动

鼓点铿锵 我看到了死亡

才子与佳人 将军和勇士

以及冤死人的鬼魂

驾着长风 都在齐声合唱

青烟袅袅 水袖飘飘

缠住了我一生的目光

现代文赏析、翻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镇戏园中祖母和孩子看戏的场景,展现了青衣、折扇、油灯、铙钹等传统戏曲元素,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戏园中的众生相,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祖母和孩子坐在戏园中,一个半世界是苍髯浮生,一个半世界是红粉佳人。青衣放开歌喉,口吐芬芳,而折扇遮盖了凄楚的脸庞和流盼的波光。这一场景引发了诗人的内心涟漪,伴随着鼓点铿锵,看到了死亡和台上台下的情感交织。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力强,将祖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与传统戏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美妙的故事情节。通过视觉、听觉、心理等多个方面的描绘,诗歌生动地呈现出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戏园,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

译文:

在小镇的戏园里,祖母和孩子坐在一起看戏。一半的世界是苍老的胡须和浮生过客,一半的世界是红粉佳人。祖母痴迷于戏曲之中,而我也被这一幕所吸引。虽然这是夜晚,但油灯的光芒照亮了我的心扉,伴随着铙钹的声音,我的心也随之起伏。

青衣放开歌喉,她的折扇遮掩了她的凄楚和流盼的波光。小镇的戏园就像半个河山,晴天如洗。祖母和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时光,戏台上的人在演绎着前年的故事,而台下的人还在品味着茶的时间。

在戏中,真戏和假戏交替上演,我听到了剑在匣中跳动的声音,看到了明天的战场。祖母抻了抻她的蓝布衣衫,长及膝盖,她的身段也变得婀娜多姿。台上的人轻装窄袖,一色的刘海儿,台下的人击节轻叩,一齐的喝彩。祖母出神地倾听,想起了她未出阁的当年。

我作为一个七岁的孩子在台下游动,看到了死亡和各种角色的表演。才子与佳人、将军和勇士、冤死人的鬼魂,驾着长风,都在齐声合唱。这首诗缠住了我一生的目光,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小镇戏园中的场景,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体现,也是人们心中永恒的回忆和感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