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洪皓
乍到园亭清处。面面此君忘去。把酒挹幽人,仰止七贤高趣。吴语。吴语。弗见满城风絮。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现代文译文:刚到此处,这园林一片清新,一切尽在眼底。四面皆有竹,那翠竹使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一杯清酒可追慕古代隐逸之士的高尚情趣。啊!倘若不是这样,倘若没有吴地的方言俚语,没有吴地流传的风絮,也就没有这么多的韵味吧!
此词赞美了隐逸之高趣。作者自伤怀抱,未能摆脱物欲困扰而深感惭愧。这首词除了与词作本身有关外,似乎也与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词中流露出来的感伤,既是作者个人的,又是当时沦于金邦的北宋遗民们的。
上片写景,扣住“园亭”与“竹”展开。首句“乍到园亭清处”,交待作者对园亭的印象,总摄全篇。以下所写四句,即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分别从不同角度将园中景象加以分述。“面面此君忘去”,写竹的品种多。“此君”指竹。竹有多种,如湘妃竹、慈竹、箭竹等。园中多竹品种,竹多而清幽,使园林显得格外清静。“把酒挹幽人,仰止七贤高趣”,写竹的姿态。竹本是植物,但人们往往把它与隐逸的高士相比。这里说挹取竹的清高幽雅,仰慕古代贤人、隐士的情趣。
“吴语”二句,写听竹的语音。吴方言柔细动人,而风絮飘忽不定,正像作者在物欲困扰中追求、寻找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中之竹时的迷茫心态。“弗见”即没有。末句含义深长,耐人寻味。吴地的风絮的确能引发飘零失意之感。词人这里无非是表示淡然的心情和思绪。“弗见”,唯有高人雅士方可赏识。
下片由物及人,进一步表达淡泊的心志。“把酒挹幽人”,正是词人内心的写照。“挹”字用得极妙。“挹”者,取也。取其幽远超俗之趣也。“仰止七贤高趣”句,化用“仰慕前贤”之意。由此可知,词人渴望清平治世,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首词意在表现闲情逸趣,但其中也蕴含着亡国之痛和仕途坎坷的隐痛。词的上片赞美园亭清幽之美和竹的清高品格,下片则表达淡泊的心志和对乱世纷纷的厌恶情绪。
总而言之,此词既有动人的物态美、神韵美和意境美,又有飘逸的风韵和淡泊的情操美。写景含蓄,抒情细腻。开宋词淡雅闲情的先河,可谓婉约派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