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岳珂
公两登西掖,前后抗论数十疏,可谓刚且劲。
而扈卫江右,遭时不竞。
斯亦可以言命矣。
夫遗学所传,虽未足以尽乎平生,而亦足以见其行己之简敬也。
这首七绝托意遥深,用来赞美其师的德育。“刘资政”,时为官司封户的刘珙,字希元,号日休,是岳珂的老师。岳珂生于宋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曾从刘珙受学。他追随老师前后已有二十多年了。
“公两登西掖,前后抗论数十疏,可谓刚且劲。”西掖,指朝廷。抗论疏,争论的奏议。这里突出老师的政治才华和刚直性格。
“而扈卫江右,遭时不竞。”南宋宝庆年间,宠信宦官,排斥士人,以致政治极为败坏。岳珂老师反对这一腐败现象,便在临安任上(大约从理宗端平元年至淳佑年间)对许多政治问题积极条陈。后在福建(今南昌)安抚使任上抗疏指责上司。史有宠宦拥立董槐的讨好举措,曾两次去“卫护”这样的投降卖国政权与作威作福的宫廷近侍、则到处遇到失时的讥笑——但是总归是可以就事论事的话;不久却就被小人捏造罪状治罪并含冤死去了。抗节刚直、居官忠愤而不能被重用者并非岳珂孤例,时事的不竞又是朝廷一个最大的症结,这也是当国者为人间悲剧啊!当然诗人用以别其深知性命之际时寄托的是身后之事。这是这联既得为君子后世俗史家写策铭并具赠言,更又足以垂范后世的,不过也包含有个人知遇之恩的情谊罢了。
“斯亦可以言命矣。”以辞命之难见于意表的刚劲来说罢,这位先师的言行品格是当世为学莫及的榜样了。“遗学所传”,虽指不才末学来说,但也不是专指文章而言的。
“虽未足以尽乎平生,”是承上启下的转折语。“而亦足以见其行己之简敬也。”这里突出老师的谦逊谨慎性格。“简敬”二字下得极好,它包括有虚己、自重、不骄、知足等等涵义在内。岳珂自己也是谨严有此训者。据《夷坚志》载:“建炎年间,(岳珂)虽奔走无节……故草创《经略目》之作。”他的史学《愧郯录》的整理完成同样非同一般——上交后政府藏之名山——“赵开尝就僚属中遣人检阅《春秋》,将取珂所定《春秋传》以行。”岳珂在《愧郯录》自序中说:“初草成未毕,而都城破。绍兴末(按指绍兴二十八年),予始得备史职于江淮。”可见他对自己著作的要求是何等严格了。
这首诗既是对其师的赞辞,又可以说是岳珂自己一生的总结,值得反复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