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岳珂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宋朝边境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文人武将岳珂走出书斋,站在边疆防线的沙场上,怀着忧国忧民的深情,写下这首《梁仲谋》。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起笔就点出了主题,同时把读者带到了边疆多事的纷乱时局之中。这里就使读者想到:在这多事之秋,作者这位儒雅的文臣武将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接着就引出“燀燀出车,投袂以趋”的诗句来。这里用了《诗经》中《出车》的诗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情。“燀燀”是光明、显耀的意思,用来形容“出车”的声势;“投袂”是挥动衣袖、奋袂急起的意思,表示动作的神情。这里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多事、边境烽烟四起的危急时刻,以文臣而兼武将,义无反顾地奔赴边疆,抗敌卫国的决心。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这几句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敌忾之士”的赞许和对“私是图”的耻辱行为的鞭挞。也是写一位志士誓以家为重而不以私谋忠烈之事的心理路程。作者的尊士重国的高尚情怀以及对卑劣行为嗤鄙的磊落态度也在于此。“此敌忾之士”也就不是普通的战士,而是披坚执锐,身负重任为国效力的对象。“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这里的“忠臣”,指的是文臣武将为国尽忠而日夜兼程的儒雅将相。“区区”指的是真诚的心意。全诗颂扬忠勇之气、儒雅之风跃然纸上。
岳珂作此诗时正当壮年,奋袂投身抗敌前线的举动与诗句中表达的气概完全吻合。这正是他一生忠心报国的见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风情为背景,借赞颂梁仲谋的忠勇为国之气、儒雅之风,表达了诗人尊士重国的高尚情怀。全诗笔力雄健,风格豪放,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