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滕资政》宋岳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岳珂

《滕资政》原文

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

亦既三已,归而渔樵。

而书尺之间,造次不忘乎本朝。

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岳珂的《滕资政》诗中充满了对滕宗谅的人品、节操和功业的赞扬,以及对北宋中兴时代文臣形象的塑造。此诗在风格上亦表现出岳珂诗词兼备的特点。

“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此两句借写滕宗谅平定中原时之民心所向,歌颂了其仁民爱物、政治清明、政治理念的积极作用,且蕴含古语之意。“沮”意为阻遏,阻挡百姓于水患之中。“广好生”则表明滕宗谅治水之时,当地人民生活安乐,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这正符合帝尧的治国理念。

“亦既三已,归而渔樵。”滕宗谅曾三次罢免官职,之后归隐渔樵,此乃诗人对其不屈不挠的品格的赞美。“三已”并非是贬义词,而是滕宗谅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民的政治态度的体现。

“而书尺之间,造次不忘乎本朝。”这两句写滕宗谅的书信中,时刻不忘故国朝廷。既突显了他的忠贞气节,又赞扬了他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远大理想。在任何情况下,他的心始终装着宋朝。这样的行为举止和品格修养正是作者眼中的“中兴之大僚”。

从整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对滕宗谅的事迹歌颂和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北宋中兴时代文臣形象的认同和赞赏。同时,诗中亦体现出岳珂自身的节操和品格修养,以及他对国家社稷的深深忧虑和责任担当。

译文: 在中原地区安抚百姓,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是滕宗谅的功德;因为为政宽简而产生了治理效果好、百姓和乐安居的新生文明气象,此乃是贤明君主的政治风气之影响所致——对于圣明帝尧的理念所产生的新的儒家理学“出淤泥”的春雨现象来说:这里突出的将事功转化为正学的宣扬与实践体现了真正的君以国为君的正气与责任;因此被罢官的情况下也不计较个人得失;依然回归渔樵生活与田间地头的密切接触而内心坚守不渝其儒学与本朝忠心——书信之中皆有所体现,在滕宗谅身上尤为明显。以上为译文。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