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岳珂
昔日东州看阵图,武昌陆续拜鱼书。
我归旧齿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车。
但愿世官居鼎鼐,从教野老自犁锄。
西风鸿雁方遵渚,时有音尘接里庐。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送乔江州将漕江右
宋 岳珂
昔日东州看阵图,武昌陆续拜鱼书。 我归旧齿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车。 但愿世官居鼎鼐,从教野老自犁锄。 西风鸿雁方遵渚,时有音尘接里庐。
江州——唐宋时行政区划,相当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一带。此诗以送行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淡淡惆怅,更多的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祝福。
首联写作者昔日游览东州观看壮观的军阵图,正好赶上乔江州连续奉书命为朝廷转运粮草,这件事成为诗人和友人交往的佳话。“看阵图”是彼此相见之由,书是转达之信,又暗指诗人已由宣城启程赴都。“东州”则标明友人现任之地,兼有寄居之义。在重冠冕(官阶爵禄)压倒重门阀的封建社会,这种交往本身,就带有某种反俗超凡的性质。
颔联写友人乔江州归去时,江州父老将为他在乡里争留一个好官职;而乔江州则将赴任贤能之职,是喜事。但诗人想到友人此去不但对自己有利,还可使乡里老农因此得到教化的益处,就替友人高兴了。所以用“我归”和“公去”来区别我和友人的行止。在“邦人版”和“使者车”中,已透露出分别的讯息。一个“版”字下得十分贴切,有“维邦之民,莫非吾属”之意。这样就把友人的职务交代得十分充分了。
颈联中诗人祝愿友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治理世务,但愿地方官员都如乔江州一样注重教化、惠政及民;愿意我这个老农能够像邻家老翁一样,“从教野老自犁锄”,有乔江州这样的好官治理地方,则百姓安居乐业自不待言了。这一联对仗工整,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比信任和对百姓的无限关切之情。
尾联写送行情景。西风、鸿雁、洲渚、归舟,时令感伤的景物统统收于笔下。诗人设想别后自己送友远行,一程又一程地尾随鸿雁寄书音信。“西风”紧扣“送别”之时;“鸿雁”正可“书寄天涯”;“洲渚”便于“遵渚”;“归舟”以承“将漕”。此处从乔江州地位的升迁引出前程的辉煌;同时还表示此去京国离家愈来愈远,“西风”更紧相送,在千万里之外仍可奉寄殷切关怀与慰勉之作也。
全诗除首联叙事点题外,其余各联大率皆属流水道意。即景抒情,无雕琢之痕;信口而出,有自然之趣。诗中多用对偶句,如“我归旧齿邦人版”,“公去新乘使者车”;又多用顶针格,如“我归旧齿”,“公去新乘”,皆能针线绵密,流畅自如;复以虚词接榫,如“但愿”、“从教”、“时”、“时有”,使各联似断而实不断。所以通体完密,风华流美。此诗虽非作者名篇,但赏析其技巧之美却是一首很好的例作。
现代文译文:
想当年我两一同在东州观看军阵图,如今在武昌又连续收到你的书信。你离开后我将如同以前一样回到故乡(但内心还是会有些失落),你即将登上新的仕途开始新的生活。我衷心祝愿你将来能继续担任这样的要职(能够为百姓谋福利),就像乔江州一样为百姓谋利福祉;也希望乡村的父老乡亲们能够安居乐业、自食其力。西风起、大雁飞,你我将各自东西;但无论何时我都会与你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