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宋岳珂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岳珂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原文

竹里逢僧院,残碑不记年。

雁题三崒堵,龙化两魁躔。

宝正号应纪,元丰墨尚鲜。

寒光定何似,谁放五湖船。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寒光亭,亭在三塔寺后,据《山阴县志》记载:“后轩四楹,号曰‘清赏’。”宋张子直(于湖)书。我到这里凭吊往事,吟咏张于湖所书的词句,默念吴毅夫所题的匾额。在这空寂的寺庙中,忽然听到了僧人的欢笑声,犹如鹤鸣猿啼。在这禅院之中,唯有一丛丛翠竹摇曳多姿,那座残碑也成了岁月流逝的见证。石碑上的文字已模糊不清,似乎已记不清立碑的年代了。寺院虽历经沧桑,但依旧香火鼎盛。寺中的住持僧人面带微笑,目光中充满了喜悦。三塔寺又名雁塔寺,僧人们用“雁题三崒堵”来比喻这里的事象真所谓奇妙之至。抬头望去,天际一片青冥。恍惚间看到几只飞雁盘旋飞舞,或用翅膀击打、或悬立砖石之上、或匿迹隐身石塔之下,有的在空中飞舞盘旋、有的在地上休息休整。相传古人常在砖石上写字作画,其中雁塔题名最为人所传诵。在这里我想起了一段佳话:在元丰年间(1078—1086),有一僧人潜心苦行数十年终于功行圆满。在出关那天夜里梦中游览太虚幻境题得一绝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寄语北归飞鸿:稍酬菽水侍高堂。”写罢随鸿飞九天而至于东洋彼岸;返庙山赵宋帝室早获昭报、朱批云:“补点一部能知尔当时做和尚糊涂……”住持方丈叫弟子摘下一副元字号的石碣冠头牌匾携于方外一刻拟对襟之后逐登凌霄寺榜闻全湖向人说异梦取水之情表毕住持之后有事有例客出院师看三折衷呈上。住持方丈又将此匾悬于三塔寺后轩之上。

“龙化两魁躔”,龙化二字指的是僧人梦中所见之奇景:龙化为两个魁星躔度。“宝正号应纪”,宝正是宝祐元年(1253),宝祐四年诏立天下佛事应纪科举。“元丰墨尚鲜”,指宋神宗时曾废科举,至宝祐四年复行。时“四方贤士大夫有志于时文者”竞献新书奇策以献策求赏。据载“是时天下士子以文词为治道根本矣。”故元丰年间所制墨宝尚鲜。“寒光定何似”,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晋书·文苑传》记载:王羲之爱鹅成癖,山阴道士养了鹅并题字其上,羲之求观此帖并写下了“群贤毕至”四字。“寒光定何似”在此即用其典。末两句作者表达了对游子的殷切期盼。“五湖船”借代诗人情怀之游,“谁放”一句与前“龙化两魁躔”照应,“何时放我船儿去?欲往从之渺茫间。”

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寺院残碑的凭吊、对寒光亭的凭览、对僧人的交谈、对雁塔题名的传说、对僧人梦境的想象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寺院僧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漂泊无依的游子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功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