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一》宋许及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许及之

《送吴待制安抚襄阳 其一》原文

天借琳琅镇上流,西风作意送行舟。

去看岘首何因感,遥见长安却是愁。

平昔勋名期带砺,向来谈笑饱貔貅。

轻裘少展筹边略,归问君王觅酂侯。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浩如烟海的宋代诗人中,许及之是一个较为冷门但颇值得关注的人物。他的诗才横溢,不仅以古文名家,诗歌亦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而《送吴待制安抚襄阳》则是他的一首颇具代表性的送别诗。

首联“天借琳琅镇上流,西风作意送行舟”展示了一幅充满寓意的景象:上天赐予这块宝石般的宝地以镇守山河之重,此刻,和煦的西风似乎专为送别精心策划的小船一样,来到这个世界展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气度。字面上似乎是一首欢乐送别的篇章,但是背景上的天际镇定自若、精神焕发的神韵赋予这首诗更多的韵味,即似乎在说某人的离去不仅事出偶然,也是他个人品格和精神气度决定的。诗人如此倾诉他对友人的深情眷恋和无法分担离别痛苦的矛盾心绪,富有隐约之美。

颔联“去看岘首何因感,遥见长安却是愁。”我们随着诗句视角的切换和时间的跳跃来到了一个新的地点:岘山之首。望着壮美的岘山景色,内心深处不禁产生诸多感慨,可是远处看见了将要抵达的朝廷,内心却平添了一重忧愁。这是因为看到即将完成重要使命的友人却又要分离的伤感。这里的“何因感”和“却是愁”用得极其传神,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颈联“平昔勋名期带砺,向来谈笑饱貔貅。”许及之期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功勋,像带砺般的坚固。他们在一起谈笑风生,意气风发,有如貔貅般的猛士般从容不迫。这一联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许及之自己豪情壮志的内心世界。

尾联“轻裘少展筹边略,归问君王觅酂侯。”诗人用“轻裘”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友人新的期待和挑战。尽管这次离别给友人带来了些许愁思,但诗人坚信他能够应对新的挑战,为国家谋划边疆大事。而“归问君王觅酂侯”一方面传达出深深的期待,也意味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对更高价值的追求——建设祖国,守土开疆。诗人在浓浓的不舍之情中寓寄着深厚坚定的期许之意和忠义之节。

通过对诗句结构和思想感情的细细琢磨和理解后,便领悟到全诗表层主题是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和不舍之情,而深层主题则是赞颂友人的卓越才能和坚定信念,以及对自己和友人的远大前程的热烈期盼。这是一首充满深情、豪情、期许和忠义之情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力将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转化为现代语言,尽可能保留其原有的韵味和美感。但请注意,译文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原诗的意境和美感,因为诗歌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语言的特殊性和美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