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郑通判同年挽词 其一》宋许及之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许及之

《郑通判同年挽词 其一》原文

人物吾乡行秘书,功名末路坐题舆。

只教副墨传蛮徼,不得雌黄到石渠。

临事孰如仁者勇,著书犹是道之馀。

推尊文行铭辞好,无愧当年叹起予。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郑通判的儒雅形象。“人物吾乡行秘书”,这一句对郑通判的赞美之词充满了对家乡人才的自豪感。这里的“秘书”一词,是对“书记”、“秘书”一类职官的称呼,可见他年少时就具有翩翩风度。诗人在描述其儒雅风度之后,笔锋一转,述其仕途之坎坷,“功名末路坐题舆”。此处不仅刻画了他宦海沉浮的形象,而且蕴含无限世事沧桑的悲凉意味。

颔联以诙谐的笔调,描述了郑通判身后哀荣。“只教副墨传蛮徼,不得雌黄到石渠。”蛮徼是边远地区,石渠是汉代掌管图书的官署,这里代指朝廷。这两句是说:郑通判死后,人们将会把他生平著述的副本刻印流传,而朝廷的谥号则无从得知了。下笔传神之处是“副墨”、“雌黄”这两个词。“副墨”表达了对郑通判生前著述的关注,“雌黄”则含蓄地批评了当世不能知人善任、举贤使能的政治时弊。

颈联则从为人处事的层面赞颂了郑通判。“临事孰如仁者勇”,这是赞扬他行事仁爱且勇敢。“著书犹是道之馀”,此句的意思是,著作是思想的结晶,著书才是他秉持之道之余留下的精神遗风。这是对他的高风亮节的赞扬。

尾联两句直接表达了对郑通判的缅怀和追思。“推尊文行铭辞好”,这表明对他人格高尚和渊博学识的钦佩,更借对他遗作的珍视来传达自己内心的伤痛。在他的颂词中我倾诉了自己的心声,“无愧当年叹起予”,意思是我在书写对他无尽的悼念同时也在寻求心理安慰:“在纪念你这件事上我从未有过悔意”。

现代文译文:

郑先生是我们家乡的杰出人才, 可惜在功名路上却总是不顺。 他的副墨事迹将传遍边陲之地, 他的功过得失却无法再被评说。 在处理事情时他展现出仁者的勇气, 著作等身仍是他毕生追求的道路。 他留下的铭辞引人深思他的文行, 我们对此感到钦佩而无愧于他。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