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洪咨夔
百一聚一车,百行根一诚。
反身物皆备,动与诚俱行。
勤如毂下转,谨如轼前横。
和缓以将之,辔舞锡鸾鸣。
廉者慾之轸,公者事之衡。
更当主忠信,轴正箱自平。
是理谁独无,旦昼昏其明。
不诚故无物,器窳辙易倾。
公材如大车,致远不计程。
八物攻且良,悉由一诚生。
玉节天西南,三峨轧峥嵘。
志虽屈乎位,身已荣於名。
绍兴博士翁,四十辞簪缨。
庆锺侍御史,勇与雷霆争。
清风激百世,须公亢家声。
挟此八字箴,东归侍延英。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洪咨夔为赞颂友人李公的勤谨和缓、公廉忠信等品质而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道德品质形象化、具体化,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道德内涵,又不失艺术美感。
首联“百一聚一车,百行根一诚”,通过形象的比喻,阐述了道德品质与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百个一融合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一,各种行为也都源于一颗真诚的心。这一联用形象的语言点明了“诚”的重要性,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接下来的几联,分别从勤谨、和缓、公廉、忠信四个方面,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李公的高尚品质。例如,“勤如毂下转,谨如轼前横。和缓以将之,辔舞锡鸾鸣”,生动地描绘了李公勤谨的精神面貌,仿佛车轮不停地转动,车轼前的小横木一丝不苟地保持原状,而李公的行为则如从容不迫的指挥家,使得一切都按照他的意愿进行。
在描述公廉、忠信方面,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廉者慾之轸,公者事之衡”,将公廉比作马车上的车辕和车箱之间的平衡装置,主宰着整个马车的行驶。同时,又强调了“更当主忠信”的重要性,只有坚守忠信的原则,才能保证车子的稳定和安全。
最后,诗中以李公如大车般致远不计程的品质结尾,表达了对李公才能的高度评价。同时,又以“八德”与“一诚”的关系收束全诗,再次强调了“诚”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李公的高尚品质,同时又不失艺术美感,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在品读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诚、勤、谨、和缓、廉、公、忠”,以及如何坚守这些品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