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包佶
病夫将已矣,无可答君恩。
衾枕同羁客,图书委外孙。
久来从吏道,常欲奉空门。
疾走机先息,欹行力渐烦。
无医能却老,有变是游魂。
鸟宿还依伴,蓬飘莫问根。
寓形齐指马,观境制心猿。
唯借南荣地,清晨暂负暄。
唐代诗人包佶的《近获风痹之疾,题寄所怀》是一首充满了深情的诗。它以作者自己身患风痹之疾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于君主恩情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宦海浮沉、仕途艰险的感叹。在现代文的赏析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诗人先是表示自己可能将要结束医生,因为病痛的折磨已经使他无力再为君主尽忠。这一段描述展现出了诗人的感恩之心,他感激君主对他的恩情,即使自己身患重病也无法回报。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君主深深的敬意,即使自己无法再为君主效力,也愿意在病床上默默祝福。
接下来,诗人表示自己将与亲朋好友们暂时分离,所有的行囊都留给了外孙。这既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助和无奈的体现,也是对亲朋好友们的深深思念。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在仕途上奋斗。
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医术的怀疑,他觉得医术无法使人长生不老,甚至可能会使人早逝。这既是对医术的不信任,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的表达。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一只游魂一样安静地消失,而不是承受疾病的痛苦。
但是诗人也表现出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即使疾病让他痛苦万分,他依然相信友情的可贵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性。他在描述夜晚栖息的时候选择依赖鸟类的陪伴,对于未来旅途的不确定性仍然愿意勇往直前。而诗中的“南荣地”,更象征着温暖的安慰和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君主恩情的感激之情,对于仕途的迷茫和挣扎,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坚定信念。诗人的坚韧和乐观让人深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