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周必大
诗勿惊人日以昌,巍科只待赋阿房。
源深元自流三峡,干老今谁敌豫章。
肯向洛阳寻白傅,曾从江夏学黄香。
漠廷结绶君家事,不羡弹冠贡与王。
根据诗歌的内容,这是一首激励勉励青年刻苦求学、科场摘艳之诗。其着眼点不高,带有通指意味。周必大所处的时代正是词至南宋,尤其苏轼以词为诗之后,风气尚俗的时代。为了有所讽谕和规劝,借助于神话传说来咏物以寓意成为文士们的通例。这使他们的咏怀之作大抵都在似与不似之间。此类手法常借助于有来头,有名气之事物入诗来点明主旨。虽本无寓意,可以小引而出以体现人生。具体详述如下:
首先诗歌强调一个重要的文学理念——文才不必期于惊人。“日昌”虽别出心裁地将月亮转到承天殿讲读这段事中,“勿惊人”亦属于提醒人们追求达到学识丰富却时时意外长进的那种天真自然的文学佳境;无需冥思苦索专事猎奇之行险笔。因为文学佳作,只要不刻意追求,只要充实内在修养,便会自然流露。这里,诗人还特别指出科举应试不必刻意追求赋题的新奇与惊人之语。他强调文章应有深意渊源,自成三峡之水,能敌豫章之木便算上乘之作。此等观点带有那个时代的文学审美倾向,对今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其次,诗中连用两个典故,借以勉励友人向古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周必大要求萧彦孺不要去洛阳寻觅白居易,也不要从江夏学黄香而要直接向黄庭坚学习。“黄香”是江夏人,他与黄庭坚同郡同里,又同是孝悌名士,且同样酷爱文学。“弹冠”二字一语双关,既可指结绶弹冠以去,又可借以比喻及第入仕。此处周必大劝告友人不必去羡慕弹冠及第去作官的人,而要到朝廷中去发挥自己的才干。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热切关注和深情勉励之情。全诗文笔流畅,颇具韵味。
现代文译文如下:
不要担心自己的诗作不能惊人,国家科举制度就等待你的赋作阿房宫呢!你文章如三峡之水深源源不断自会流传天下,谁能敌过你的文章有如豫章的树木高大且富有文采。不要去洛阳寻觅白居易的风格,你曾从江夏学过黄庭坚的创作手法呢!但望你以后步入官场为国效劳时不忘初心不追逐世俗攀龙附会之风!你家的仕途全靠自己的拼搏取得!希望你不要去羡慕做官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