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七夕悼亡答钱象先》明王稚登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王稚登

《七夕悼亡答钱象先》原文

两度穿针赋悼亡,新诗读罢重彷徨。

楼空祇叹蛛交网,河断难教鹊作梁。

泪化去年衣上血,愁添今夕鬓中霜。

流黄月冷机纱寂,空使词人叹七襄。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七夕悼亡答钱象先

王稚登

两度穿针七夕穿,新诗读罢重凄然。 楼空只叹蛛交网,河断难教鹊作梁。 泪化衣裳成血点,愁看霜雪点华鬟。 流黄月冷机声寂,空使才人赋七篇。

在古代众多的七夕节俗活动中,穿针乞巧一直是最常见的习俗,因为女人们相信通过穿针能将自己心灵手巧的愿望传达给织女。然而,在这一习俗中,王稚登却加入了自己的悼亡之情。他曾两次在七夕悼念亡妻,看着手中的诗稿,那种失落和无奈又重新涌上心头。空荡荡的楼阁里,只留下蜘蛛编织的网,河鹊也无法为他搭起通向河神的桥梁。看着去年亡妻留下的血迹,心中愁绪如麻。时间如流,岁月无情地在她的鬓角上增添了白发。夜深人静,月光如水,织布机的声音也消失在寂静之中,只有诗人独自哀叹,挥笔写下了《七襄》。

诗中“两度穿针”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悼亡次数,“新诗读罢重凄然”则借读诗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从欣喜到凄然,这种情感的转变正是由于亡妻的离去。“楼空”两句以景写情,借蜘蛛织网、喜鹊无法搭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泪化衣裳成血点”则以血喻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愁看霜雪点华鬟”一句则借霜雪喻白发,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青春不再的无限感慨。“流黄月冷”借指月光,“机纱寂”则借织布机的寂静来表达诗人对空房寂寥、人去楼空的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七夕节俗为背景,通过穿针、读诗、织网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语言朴素真挚,情感深沉哀婉,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