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刘辰翁
岂敢讼穹穹,何堪败愿丰。
云乎难致雨,伯也实司风。
长是垂将合,吹之使不同。
不思商怨后,但霸楚称雄。
已脱知臣罪,不诛无岁功。
皇恩惩使悔,终念小心仝。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夏景 讼风伯》是宋代诗人刘辰翁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风伯,也就是风神,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困扰。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风伯描绘成一个有性格、有情感的角色,使诗歌具有生动活泼的氛围。
首联“岂敢讼穹穹,何堪败愿丰”,诗人以谦卑的口吻开始,表示不敢向风伯控诉什么,也未敢期望风伯能带来丰收。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风伯的尊重和理解的情感。
“云乎难致雨,伯也实司风”这两句则是对风伯的描绘,云彩是难以导致降雨的,而风伯则确实掌管着风。这里诗人通过描绘风伯对天气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风伯的重要性。
“长是垂将合,吹之使不同”这两句则描绘了风伯的特性,他总是将云彩吹散,使它们不能结合成雨,同时也将不同的风吹在一起,形成不同的风向。这里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风伯的强大力量和独特个性。
“不思商怨后,但霸楚称雄。”这是诗人的深思熟虑后的看法。他不计较商人被风吹后感到困扰的怨言,他只是关注风的强度和走向。这种选择再次凸显了风的控制力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联表达了诗人对风的理智理解和理性处理态度,“已脱知臣罪,不诛无岁功。”意思是在确认了解风的过失后已经明察秋毫的进行责任归咎了,但是这风所做的贡献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而“皇恩惩使悔,终念小心仝。”则表现了皇恩浩荡宽大为怀的精神使得人们心中一直谨记谨慎对待它。
这首诗在语言上精炼简洁,通过描绘风伯的形象和性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尊重。同时,诗人在描绘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诗歌具有深远的内涵和思考价值。
希望这个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