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探梅四绝 其四》宋刘辰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辰翁

《探梅四绝 其四》原文

冷蕊何心识老逋,芳名从此落西湖。

风霜未改幽坚操,弟立花前讳玉奴。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刘辰翁《探梅四绝》中的第四首,诗中描绘了西湖边梅花冷艳而孤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自坚守着高洁的品格。作者在诗中用老逋、玉奴这两个典故,不仅赞颂了西湖梅花的美丽,更在写景中寓含了作者对人格的期待与追求。

“冷蕊何心识老逋”,梅花如冷蕊般在西湖边独自绽放,她为何会认识那位长居山中的宋代诗人林逋呢?林逋以梅花为知己,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传颂千古的名句,他的高洁情怀和梅花之孤高傲世在此得到了印证。刘辰翁此处说“冷蕊何心识老逋”,梅花看到作者这位知音不禁也倍觉欣慰。

“芳名从此落西湖”,在梅花的品格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为梅花感到骄傲,所以作者说“芳名从此落西湖”。这里的“芳名”并非仅仅指梅花的名声,更是赞美了梅花所代表的高洁、孤傲、傲世独立的人格。

“风霜未改幽坚操”,风霜可以改变万物,但梅花却独能保持她的高洁,这正是她“幽坚操”。前人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便是指赞颂这种精神的。正是这样幽坚之操和高冷之品,使梅花生性傲骨、绝世独立,这正是本句所说的“风霜未改幽坚操”。

“弟立花前讳玉奴”,本联接上句,言作者的感受:我在花前惭愧自己的软弱和媚俗。“弟”是古代对同辈年轻人的称呼。“玉奴”是梅花的女性形象,也可视作花神的代称。这里的“弟”当是比拟自己的一位同辈年轻人的。这年轻人体格也并不魁梧健壮,或许与梅花的幽寒相映衬更显俊秀?在写梅的同时作者也在表达自己的思考: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人格,不要因环境的变化而丧失了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梅花的描绘和赞美,寓含了作者对人格的期待和追求。通过对环境、人格的对比和映衬,展现了诗人的傲骨和人格独立的精神追求。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中有赞美,有自我安慰,也有作者的期望,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希望这个答复能够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