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宋刘辰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辰翁

《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原文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现代文赏析、翻译

减字木兰花·甲午九日午山作

山路旧游,落在秋阴最深处。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这是重九登高之作。一结极尽宛曲之妙。前二句记情。言词人此次故地重游,行走在这深秋时节仍一片朦胧阴雨的山路间,已令人无限怅惘。接着笔意一转,可伤久战南北、家山万里而今难得返乡之凄楚心情和盘托出,全为风雨、无蝶、无花渲染一种如酒苦辛伤感之色调。“更深”反衬无限悲伤凄冷情绪,魂飞天涯汉民族精神风范至于男儿只在满天苍老留寂辽阔更可伤“发春初梳两丫叉。”回头路句开怀拍话不过末叶没显作者健拨弄诗词确浅有味一味荡气游思感伤神思尚非大家但哀怨词中字字不俗绝非涂鸭之流笔故较下三笔不知好多少矣(万绳楠)这是借用“梁元帝《与朱筠书》云:‘你从前作《乌栖曲》,云:“昔为流落子,今为上门人。” 甚为佳妙。’改其‘门’为‘疯’,予甚嘉纳。’遂援以为说。”(宋人)

下片言词人知天命之岁,不须再借登高而显名声于世了。“莫累”即不须。“门生与儿子”当指门生故旧。重九之日是他们去看望词人也是词人会合众人。既然不须再登高远望,不必再显一番豪情逸兴于众人之前了。“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也是不须登高的原因。此处暗用孟嘉落帽风流雅事。“牢”字亦双关,既指帽子稳当又指不吹落帽子,可玩味无穷。刘辰翁词后有弟子陈人杰题曰《最高楼》后复题曰《看梅,用刘重九前韵》。可备此词之参考。刘辰翁虽是一布衣诗人却喜与有志抗清复明之士交往题襟相赏或资助其行。据《遁斋间笑》载:陈人杰曾受学于刘辰翁,颇受赏识。这首词通篇写自己心境之凄苦及对世事人生之感悟却语语欢情、情韵高远、格调清空、风流蕴藉当是辰翁晚年空山对月、抚琴高歌之曲。读罢令人自然想起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和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来。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