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南乡子·即席纪游》宋刘辰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辰翁

《南乡子·即席纪游》原文

去似赏花移。处处开尊亦不辞。梨栗又空醅又尽,方知。旧日骊驹劝客归。

归路月相随。儿子门生个个迟。坐久不知无可待,堪疑。向道儿痴直是痴。

现代文赏析、翻译

南乡子·即席纪游

刘辰翁

去似赏花移。处处开尊亦不辞。梨栗又空醅又尽,方知。旧日骊驹劝客归。

归路月相随。儿子门生个个迟。坐久不知无可待,堪疑。向道儿痴直是痴。

这是一首即席记游之作。作者在酒席上,一边欣赏歌舞,一边饮酒赋诗,尽情玩乐,直至深夜不散。这在宋代文人的诗歌中有所反映。席上“儿子”、“门生”指侍从之臣,“儿”和“痴”都是爱怜、赞许的意思。宋代宴客中,这种爱称流行。从“处处开尊”四句来看,是描写一个繁华的场面。“开尊”指饮酒,“处处”则见场面热烈;“亦不辞”、“又空又尽”,则见主人待客之盛情,宾客用酒之豪爽。歇拍四句,由描写转入抒情。“旧日骊驹劝客归”,是写主人催客的情景。古代马匹多系在门外,送别时,主人驱马而前,宾客骑马相随而别,故称“骊驹”。此处是借用《文选》李善注引《韩诗》的话:“歌曰:‘骊驹高驾,四马轻裘。’”这里说“旧日”,当是借以表现往日欢聚的场面和欢乐的心情。“向道儿痴直是痴”一句,则写宾客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无限感激和留恋之情。

下片写月夜归途中的感受。“月相随”表现了归途的孤独与冷清,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月下漫步街头时对这种宴游生活的留恋。“归路”二句把儿、生与自己融为一体,儿、生跟自己一道回去,表现了主人的豪爽好客。“坐久”二句则表达了作者因酒力难持而产生的困惑心情。“坐久不知无可待”,“坐”指坐下,即坐而饮酒;“不知无可待”,是说由于不胜酒力,急切地等待酒来醒酒。《世说新语·言语》记载:“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以此知二语是一联不可分割的绝妙对偶,用在这儿很富有诗意。“堪疑”二句与上二句紧密关联。以怀疑口气,来否定客套的虚誉之词。“儿痴直是痴”,活画出主人对宾客的热情挽留和宾客无可奈何、欲去又依依难舍的情态。

这首词即席而起,信手拈来,不靠意匠经营,故无刻意求工之处;但语无造作,真意自见,所以境界全出,意味深长。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