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六州歌头·后半月闻报》宋刘辰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辰翁

《六州歌头·后半月闻报》原文

后半月闻报,赋此。

向来人道,真个胜周公。燕然眇。浯溪小。万世功。再建隆。十五年宇宙,宫中赝。堂中伴。翻虎鼠,搏鸇雀,覆蛇龙。鹤发庞眉,憔悴空山久,来上东封。便一朝符瑞,四十万人同。说甚东风。怕西风都人窃议者称西头。

甚边尘起,渔阳惨。霓裳断。广寒宫。青楼杳都城籍妓皆隶歌舞,无敢犯。朱门悄。镜湖空。里湖通葛岭瞰里湖,无敢过。大纛高牙去,人不见,港重重。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抛尽黄金无计,方知道、前此和戎。但千年传说,夜半一声铜。何面江东。

现代文赏析、翻译

《六州歌头·后半月闻报》是宋代词人刘辰翁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感慨。下面是我对这首词的赏析: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首词的大致含义。“后半月闻报”,是一个令人关注的时间点,象征着一个朝代的逐渐衰落。接着,词人开始回顾历史,批评一些人们所谓的伟大人物如周公,建立霸权地位的人物以及如今貌似周公实则图谋颠覆宋朝的人,责其过于腐化自乱。“燕然眇”,“吾征西路险要”亦是象征王朝统一辽疆的失败。

“万世功”,象征着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一种对权力的追求。“再建隆”,是对宋朝建立的一种理想化的回忆,然而现实却是“宫中赝”、“堂中伴”把持朝政,“翻虎鼠”、“搏鸇雀”、“覆蛇龙”,象征着政治斗争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

“怕西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西风(即西夏)侵扰的恐惧,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内部对西风的窃议和不满。词人通过描绘“边尘起”、“渔阳惨”等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危亡的深深忧虑。

“青楼杳”、“朱门悄”是对社会的描绘,表现出贫富差距之大令人深感压抑。而对杭州风景之描绘(如“里湖通葛岭瞰里湖”)实际上寓意深刻,“以影喻镜湖夜色月映于湖水之美”,“于不言中看出景色人情之自现于巾表。”而对于繁华生活的憧憬又深深表达出对于权力争斗的厌倦和无奈。

“大纛高牙去,人不见,港重重”,是对于权力人物行踪不定、势力衰微的描述,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无奈和哀叹。“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这是对生活的描绘,但是“抛尽黄金无计”则揭示出人们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厌倦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从历史反思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感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权力的追求、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现代译文可能是对这样的历史反思和社会感慨的延伸和进一步探索。我建议去关注当代的一些政治问题和现象,以找到更深的反思和解读。

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