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临江仙·睡过花阴一丈》宋刘辰翁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辰翁

《临江仙·睡过花阴一丈》原文

睡过花阴一丈,愁深酒力千钟。梦魂不得似游蜂。瓶花无密约,到处自神通。

天上西湖似锦,人间骄马如龙。今年不与去年同。飘零终不恨,难与故人逢。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孤独飘零、无家可归的感慨和对亡国的悲痛之情。词的上片描写词人独自过着清冷寂寞的夜,以花阴、神通描述其饮酒微醺的心情;下片借美景诉离愁别恨。情景交融,含蓄婉转,声情相生,不愧是一篇抒情佳品。

宋亡以后,许多著名词人都沉浸在“亡国之痛”、“流亡之苦”中。于是有些心中尚未彻底觉醒之流则盲目跟风。有些人、尤其是许多寒素文人笔下无非就是要发出多么“深慨时世,念英雄丧乱,以血书干云。”令人赞叹惋惜而后已之时下诸多杜撰亡国痛语,“遍天地英雄正气”,“熏忧疾疚精神”不啻空谈些上层词语不深于因聚成本色人情而出佳章焉矣。”刘辰翁这首词作则不然,它写得含蓄婉转,声情并茂,不愧是一篇抒怀佳品。

“睡过花阴一丈,愁深酒力千钟”,起笔用对偶句发端,极形象生动。“花阴”即花荫处。古时以八尺或一丈为“一寻”。“酒力千钟”,言饮酒过量,至醉也。“一丈”和“千钟”这两个极大的数词就是极写夜之漫长和睡过这么久。这两个大数目又是以极低的两件事情对比起来的:“愁深”指的是忧郁深沉;“酒力千钟”却是指酒醉沉沉。作者因为心情忧郁而长夜难眠,为了消愁而拼命喝酒,以致大醉。这种对比既是强烈的,又是含蓄的。而且由于极夸张地描绘出“一丈”之深,使后边的“到处自神通”这个上片的副标题字虽极小,却格外显得突出和醒目了。这是通过反衬来突出作者当时精神状态中的两个方面:一是愁之深,二是酒之醉。

“梦魂不得似游蜂。瓶花无密约,到处自神通”,写由夜半酒醒到天明前清醒的状态。“梦魂不得似游蜂”,既写出了由梦初醒时恍如与蜂儿对话般的幻觉,也写出了从半梦半醒中回到清醒的现实。这表明作者此时完全摆脱了醉意和睡魔的缠绕,但同时也表明作者清醒时更加感到愁恨难遣了。“瓶花无密约”,是说瓶里插的花已经谢了,不像早晨时那样朵朵繁花密约,这是说不与佳人约会却芳容难驻了。“到处自神通”,是写此时已随处自由自在地活动着。“神通”本指神奇的本领。但花谢和月落表明作者已经醒来而自己仍不能回去复眠;这表明清醒的时间又增加了。

下片又借景抒情,“天上西湖似锦,人间骄马如龙。”这里通过写景来抒情表意。“天上西湖”本指杭州西湖而言;人间骄马如龙也是写杭州西湖的美景。“锦”是锦缎织成的华美的织物;“骄马如龙”是以马之骄盛又不能体现中国风光于点滴间所见(兼疑不通之意)。虽皆是拟写杭州风光美却于借景抒情时引出了这两句传神的警句。何不再顾临江仙。“几载不到城西去。”由此似乎带出岁月过去时情以老练沉重而不舒放的憾恨意味。上边“年年”又照应“几载”。即是在作者慨叹时间飞逝、人生如梦之时;这种时间的感觉中既有现实的岁月过去时态;又有心理的瞬间(瞬息、顷刻)不容延误态;从而在这种感触之中使主观感情与时空的交叉复合在一起了。但是光在联想上作文章并不是目的,刘辰翁的本意不是那么简单的。他的这些复合着的复杂感受应该根据他对自己的评价和他的抗节人品去解释才能合理通顺;正因为这样下面一句揭示他心灵最深处奥秘的话恰点题而生发点旨。“今年不与去年同。”表现自己的变化的不在客观的物候而在自身的感觉:“飘零终不恨”这里全是将自己视作待时而逝的江水而不是感慨岁时变化的盛衰变化之类者了结全文使这一主旨吐丝完毕,“胜今况”(旧与新同而不恨愁是福足还是失去信人之态的心理感应;“无恨”二字也是这种心理的表露)收束了全篇又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