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精列》魏晋曹操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魏晋] 曹操

《精列》原文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志意在蓬莱。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现代文赏析、翻译

魏晋诗仙曹操之《精列》,诗句宏伟而不乏凄婉,这是其在倾诉那辉煌之后沉沦于冥茫深情的热忱。“精列”,大体即所谓《周颂》中之《烈文》一篇里的“酌”,诗歌一贯比拟、命名的根据乃是在五言三节内部安置一支合唱无偶或编在独唱之列的曲调。

现代文译文如下:

最初的创造,万物皆有终期。圣贤也不能免除,为何我对此而忧虑呢?我渴望驾螭龙遨游,想到昆仑山上居住。想到昆仑居。在迂回怪异中相会,心志在蓬莱山。心志在蓬莱山。周公之礼已逝去,会稽以坟丘而留存。会稽以坟丘而留存。如此人生谁能度过?君子当不为此而忧愁。年岁已老又能怎样?时光流逝,时机将来临。

诗歌开篇四句,诗人就将自己置身于宇宙的宏阔背景之下,把个人的存在放在宇宙的漫长流程中去衡量,以激发内心莫可名状的悲怆情怀。“圣贤不能免”一句,为下文的忧思起伏作一伏笔。接下来四句,诗人通过奇特的想象,借助螭龙的象征意味,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表达出来:生命如同螭龙一般,从亘古洪荒中诞生,又终将在茫茫宇宙中消逝;而生命无论长短,最终都是走向虚无,无法逃脱这一宿命。然而诗人并没有就此颓丧绝望,他想象自己正像螭龙那样遨游于宇宙之间,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达那神秘而又迷人的昆仑山上。这种对昆仑居的向往,正是诗人执着坚韧的象征。正因为有这种生命的昂扬意识作为情感的核心与主旋律,才有了“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等章节段落生动激越的艺术描写;诗人在缥缈变幻的神游中真实流露出多少徘徊不得一的抑郁之情,这个年龄层次去悲哀有时常常是有兴发的由境而生的。

最后四句诗人在前文情感积累的基础上加以升华:周公之礼虽然逝去,但会稽山丘却留存至今;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只要心怀壮志、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就一定能战胜岁月的磨蚀和死亡的威胁。这种思想既有对生命存在的痛苦和忧虑,又有对生命价值的积极肯定;既有对个体生命的无限留恋,又有对生命归宿的乐观追求。诗人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历史、乃至宇宙永恒联系起来思考,使得诗歌的境界更为宏大开阔。因此,尽管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个体生命渺小与终将消亡的悲哀和忧郁,但这种悲哀和忧郁并没有走向绝望和悲观,而是走向了积极和乐观。这种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的高度和深度都令人叹服。

全诗以“年之暮奈何”一句作为结尾,既是对生命终将消亡的无奈叹息,也是对人生价值得以超越的积极呼唤。这种叹息和呼唤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细腻。同时,“奈何”一词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终将消亡的无奈和悲哀之情;而“微”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超越和追求的乐观和坚定。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宏大的境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