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葛长庚
渭水秋深,湓江春老,洞庭一湖。
问城南古树,如今在否,洛中狂客,还更来无。
独上君山,渺观岩石,八百里鲸波泛巨区。
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
终须。
度了肩吾。
稽首终南锺大夫。
自太平寺里,题诗去後,东林沈宅,大醉归欤。
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鳜鱼。
如何好,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沁园春·渭水秋深》是宋代诗人葛长庚的一首佳作,此词以渭水、湓江两处秋景起兴,引出对城南古树、洛中狂客等历史人物的询问,流露出词人向往归隐江湖的志向。
首先,渭水秋深,湓江春老,描绘了秋天的渭水和春天的湓江两幅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界的千变万化。而洞庭一湖的描绘则更加宏大,展示出自然的广袤无垠。接下来的一问一答,以古树、狂客为引,体现出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上阕末尾,词人独上君山,渺观岩石,更显出其内心之广袤深邃。词人用鲸波泛巨区三字,既描绘了君山的巨大气势,也暗示出词人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然而在这浩渺的自然与人生中,词人却渴望找到一个归宿。
下阕开头终须三句,即表达了词人归隐的决心。词人自比稽首终南钟大夫的钟大夫,表达了对归隐山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向往。接下来的自太平寺里,题诗去后等句,描绘了词人曾经的生活和志向,也表现出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三句天上筵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鳜鱼,表现出词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如何好,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更是直接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逍遥无拘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词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更表达了词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向往。词人通过对渭水、湓江、洞庭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自然的壮美和无限可能性;通过对古树、狂客等历史人物的询问,体现出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而最后的归隐决心和对于自由自在的向往,则表达出了词人的人生志向。此词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感深沉,不愧为葛长庚的一首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