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水调歌头·要做神仙去》宋葛长庚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葛长庚

《水调歌头·要做神仙去》原文

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一阳初动,玉炉起火炼还丹。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

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按照要求写就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这首词中,葛长庚通过深入探索心灵的秘密和生命本质,用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道家炼丹成仙的思想,并对人们的内在精神和修行历程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词的整体格调超然脱俗,境界幽远。

首先,他将道家的修行方式与丹道的理念结合在一起。词中的“要做神仙去,工夫譬似闲”便是明确道出了修行之道的重要性与平常心之间的关系。这里,他将“工夫”喻为闲暇时的修身养性,旨在说明修行的日常性。这种修行方式以内求为主,寻求自我超越和灵魂升华。

接着,“捉住天魂地魄,不与龙腾虎跃,满鼎汞花乾”这句词表达了通过内视自身,掌握自身精神与肉体的奥秘,从而达到真正的健康和修行。这是道家修行的核心,也是炼丹术的关键所在。

“一任河车运,径路入泥丸”中的“河车”指的是人体的生理系统,“运”则是指气的运行。这句话表明,通过内视和调节气,可以引导能量运行至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飞金精,采木液,过三关”三句描绘了修行者进一步掌握身心和谐的画面。在这里,“金精”和“木液”代表了道家中的物质和能量,经过适当处理和调整,可以通过过三关(一种比喻,象征身心之路上的难关)的方式抵达至高之境。

“金木间隔,如何上得玉京山”一句则描绘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这里,“玉京山”象征着道家的理想境界,“金木间隔”则表达了修行的艰难。然而,“寻得曹溪路脉,便把华池神水,结就紫金团”这三句描绘了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式后,便可以如华池神水般通过结成紫金团的方式达到理想的境界。

最后,“免得饥寒了,天上即人间”表达了修行所带来的直接效果——解脱饥饿与寒冷,进而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和和谐。这是一种人生哲理的表达,也是葛长庚对修行和人生的深刻见解。

总体来说,这首词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展示了葛长庚对道家修行的独到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在阅读这首词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境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