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六朝门·傅昭》唐周昙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周昙

《六朝门·傅昭》原文

为政残苛兽亦饥,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六朝门·傅昭

周昙

为政残苛兽亦饥,除饥机在养疲羸。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

这首诗是借赞扬傅昭善政,以抨击时政的残酷无情,对社会良政的向往和期盼。描绘一幅吃人的黑暗社会图景。作品使人联想到唐朝的现实。作为一个朝廷重臣,有见必言,有益必进,必然得到人们甚至帝王敬重的,从而逐步改革朝政之残酷、民不聊生的现状,如孟子所说“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但这首诗并没有具体描绘当时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压迫与剥削,而是通过傅昭善政与昏君残苛作对比,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诗人用“饥”、“机”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图景。又用“养疲羸”三字,表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心,并直接赞扬傅昭善政,抒发对当政者的不满。

“人能善政兽何暴,焉用劳人以槛为。”两句诗一正一反,一赞一讽,深入浅出地表达了诗人的善良愿望:只要当政者行善政,少有暴政之举,劳动人民完全可以相安无事;又何必制造枷锁来奴役老百姓呢!对那种吃人黑暗现实有所慰藉。可惜在诗人所处的年代,“傅昭善政”仅仅是一种美好而虚幻的理想,是无济于世事的空谈;不仅没有使人民得到好处,反而加深了人民的灾难。诗人却坚信“人能善政”,这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对比鲜明、语言简练、含蓄深远。诗人把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劳动人民的苦难鲜明地加以对比,使主题思想更加突出;用词精炼准确,一字千钧;韵脚平仄相间,抑扬顿挫;而且语言简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这些特点都使诗的艺术价值大大提高。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古代社会现实,但今天读起来仍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