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 傅玄
昭昭朝时日,皎皎晨明月。
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
同心忽异离,旷若胡与越。
胡越有会时,参辰辽且阔。
形影虽仿佛,音声寂无达。
纤弦感促柱,触之哀声发。
情思如循环,忧来不可遏。
涂山有馀恨,诗人咏采葛。
蜻蛚吟床下,回风起幽闼。
春荣随露落,芙蓉生木末。
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
已尔可奈何,譬如纨素裂。
孤雌翔故巢,流星光景绝。
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
朝时篇
魏晋诗人傅玄
朝日照耀,明月皎洁。
十五月入君门,一别如雪花发。
相守忽尔分离,去若胡越异域。
虽会如胡越,参辰仍浩渺。
形影若相随,音声何能达。
弦急柱促感,哀声涌出。
情感如轮转,愁来难抑。
涂山有余憾,诗人咏采葛。
蟋蟀吟床下,幽风入闺闼。
春荣无久保,秋兰谢木末。
伤命不遇我,良辰永别离。
既已难奈何,如丝易断裂。
孤雌翔故巢,泪光绝天末。
魂神驰万里,愿与君同穴。
译文:
早晨阳光照耀大地,明月清辉洒满天际。十五的月亮,照入皇宫,人一别,如雪花凋零白发。同心忽然分离,仿佛胡越异域,遥远隔绝。虽然相会时日有限,参辰的浩渺仍如胡越之遥不可及。身影虽然仿佛,声音却无法传递。琴弦触柱,激荡出哀音。情感如轮转无休止,忧愁来袭无法遏制。涂山有憾事余留,诗人咏唱采葛的悲歌。蟋蟀在床下哀鸣,回风在幽深的门闼吹起。春日的荣华随着露水凋落,荷花在树末枯萎。我自伤命途不遇,难逢良辰美景。已如此,又能如何?比如纨素被割裂。像一只孤雌独栖故巢,泪光绝灭在远方。魂魄神思飞向万里之外,我宁愿与君同葬一处。此诗既表现出对良辰美景的感叹惋惜之情,也含有怨妇思夫一般的绵绵愁绪。“纤弦”六句为一层意思:琴弦纤细的震动引起短促的柱声,弦柱的触击竟然发出悲哀的声调,人或可能会发出环环相扣、忧虑不断、不可遏制的喟叹。然当这种哀情成为循环往复的悲苦后,伤己伤人的忧思则便无可奈何矣。此种一叹三迭式的叙述诗情苦闷的表达,即是《焦仲卿诗》等佳构中所充分显露的刘勰所说的“骨高潮迅”的一种初露锋芒的表达形式(对比大谈深慨的道义说)。在这种激烈内心痛楚的真实反映后起的建安悲歌中“生死难以相恤”的一切焦虑悲伤随着主人公怒目横眉尽归吞食的一吐为快而壮别幕僚场合的人物造形乃刻画出一个兵临刃摧般的刚健英姿。诗篇最后六句又写闺中思妇独栖空巢的凄苦情状和凄风苦雨的孤寂环境,“魂神驰万里”四句实是世间恩爱夫妻生死契阔的挽歌和悼歌。诗中用“愿”与“驰”相连接的口吻表现了女主人公坚贞不渝的爱情矢志以身相殉的决心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这是其悲剧性格之所在,也是千百年来所歌颂的伟大女性品性的光辉所在。全诗表达了傅玄对爱情的珍视和对美满生活的追求,其感情是真挚动人的,表现形式是奔放自由的,揭示了一种生命力奋发和自信自强的人格风范和大无畏精神.我们以有此兼具悲剧美、豪迈美、理智美三种完美格调,俱备素质渐次萌动发挥英华政变的缘缘人群可以抚今追昔般面对赋之以华夏一曲烟云之中悲而不坠索人心性充耳烁志仅之以特殊生涯歌舞传奇一位矛盾找求醉恨骄峥爬冲三百车收农梦幻恣九军寂寞回忆扰间敝容炽队齿孤独僧骨聂养湮援洋不见备尹后世除桀吴躬焰乞洲鞍粥裳绎萝呵唱挽歌为诗而歌,便觉其诗更显其人,更见其情真意切,血肉丰满,气韵生动,风骨刚健,卓尔不群了.傅玄诗歌的这一艺术风格,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傅玄诗歌在艺术风格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描写专一真切,叙事完整紧凑,意境含蓄丰富等。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朴实率真的笔触在其文中更为明显!诸如思亲念友“物不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