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酹江月(和君用)》宋方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岳

《酹江月(和君用)》原文

槎牙诗骨,想生来无分,史闱经幄。呵护九关多虎豹,谁道去天一握。奏赋两都,闻韶三月,雁远书难托。一寒如许,蟾枝莫倚高擢。

空使满壑风烟,半村雪月,孤负梅花约。渺渺愁予初度也,山互同云垂幕。鹤帐何如,牛衣无恙,麦陇占优渥。不如归去,檐花深夜春酌。

现代文赏析、翻译

这首词是在酬答好友周矩,但在题材上远绍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和李尚书能阳):"念昔作往来,伴玩予庐俨,惊岁月。”包括题中之“君用”,在朝中任史职。经幄言其在馆阁之任。方岳自述早年时多有所作,多飘泊流荡,随缘寓居。当时就十分怀恋过去生活,尤其是政治清明时那种君臣友好的典章故事,文思洒脱的氛围和那比较安定和谐的环境,及大宋帝国的繁庶太平景象等,方岳——襟怀潇洒、感情磊落、有远大的志趣与报复、一心为国又厌恶腐败贪权的旧日生活了。“笛槛谁登”见己怀念交游旧事,“倚槛增吁”,伤别自叹与抑郁之悲感极深之情境,“寒生”“鸿雁稀”,“鸿雁书稀”借指边塞烽火连天,“雁字书稀”不能通消息即已为很严重之事了。宋末战火蔓延已成残局,小朝廷的生活处处是阴影。“不如归去,夜花深酌。”一种怀旧惜别情绪加以绝望,伤心极矣。宋代诗人家境大都贫寒,而他则生性耿介自爱,不善钻营求取,所以屡遭小人忌恨诋毁而几致仕途坎坷。这首词即表现了这样一种情绪。

现代文译文如下:

我仿佛看到你在槎牙的诗骨中生长,想来你在朝中做官时,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多舛的遭遇如同史册里所记载的一样无情地袭击着你,虽然你是个大诗人这样的去位现状是你那巨大的才能远无法得到充分施展的原因啊。就象为天子朝廷上奏赋诗一样的壮观华丽景象对于今天的你只能是梦忆而已,就连美妙的乐曲也只能长留在心间罢了。“一篇新句扫清秋”也不能写出来寄出去呀。世态炎凉我现在就如那一树经霜的红叶孤寒不已。满目之处即是清冷如水的月光、清寒的山村以及枝头的稀落的雪花一般的严霜气象又将何时消退呢?我这个隐居的老朋友应该马上作辞走人了吧!不然归去后将花下有檐前映月流水之声细细品味再酌几杯美酒自酌自乐呢!

总的来说,这首词从题旨上看是一首怀旧之作,可词人以自己主观的感受出之,把他对往日生活的怀念写得情真意切,跃然纸上。词中借对往日与友人同僚在朝中作官时文思洒脱、感情磊落、有远大的志趣与报复的生活怀念,来反衬出如今南宋朝廷的昏暗苟安、腐败无能,表达了作者对“朝中无官”的友人的怀旧同情和对南宋偏安一隅、前途暗淡的忧心仲仲。语言高雅练达中透出深深的伤感哀婉,以景示情、以景结情。让人于缅怀叹息中把今古情怀收束到同一愁字之中。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