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寄侄》宋方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岳

《寄侄》原文

尔亦为贫驱,窗间砚欲枯。

自从村墅别,曾到陕山无。

寒圃应肥菜,秋霖怕损租。

有旧供夜读,时一唤吾雏。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方岳的《寄侄》诗,写得情真意切,诗中寄托了对侄儿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此诗的首二句写自己为贫困所驱使,全神贯注于学砚之上,弟兄分别之后,已经有许久没有到过朋友家了。三四两句写久别思归,没有朋友这个世故人儿的书信往还,而望眼欲穿之际,却又偏偏赶上霖雨连绵,损蚀了租税。诗人通过这些具体情节的描写,不仅表现了对贫困生活的愁苦,而且也表达了对侄儿的关怀和期望。

诗的结联,写侄儿家中有旧书可供夜读,诗人不时唤起我的期望。诗人以兄长的身份,深夜苦读时,不时地唤起我的期望。这“旧供夜读”四字,极为感人。诗人与侄儿虽有年龄之差,但却是情同手足。他之所以对侄儿如此关怀和殷切期望,则是源于彼此情感的血脉相连。“此时抚怀瞻视之间,中诚不啻弟之于兄”。在这长长的时期中,由于有自己的望其成长及耕读支撑着自己在世事风尘中颠簸游荡的情感纽带始终连心不息——哪怕是自我的许多外界色彩异常鲜明的情缘裂帛分题之前也不曾有过丝毫的断裂。这“旧供夜读”四字所蕴含的深长意味是极为丰富的。它既是诗人自己寒窗苦读时的一种情感依托和安慰,同时也是诗人对侄儿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中一种精神寄托和情感盼望。

从全诗所表现的内容来看,诗人与侄儿之间的关系虽然主要是“贫所驱使”和“情同手足”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诗歌在抒发自己对贫困生活及侄儿艰辛求学的愁苦及对侄儿精神上的一往情深时并没有矫情之处。全诗虽然平淡质朴、通俗易懂、但其中又蕴含了浓郁而深厚的感情色彩和人情之美,于简单之中流露出其对侄儿的真切情意和对诗歌意境美追求。同时诗歌中所包含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哲理启示着我们要把握眼前可以利用的各种条件、机遇、时间等各种有效资源让自己更好地发展达到实现人生的梦想目标在日后生活中创作更多更有内涵思想文化价值和意义精神美及自然景物的人文之美的文学佳作从而赢得生活的掌声。

通过现代文的翻译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情感情感把握诗人的艺术创作观:深入地把握诗歌中关键点提炼概括展示作者的写作背景时代创作情境身世遭际深入体会与感受并高度评价诗人的真情真性以及对当时世事的一些情怀反思作品的重要现实意义以及作品生命力的根本源泉探索社会发展和个体自我发展以及诗歌自身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主题、表现形式与人文价值生活哲理之联系体现自己的综合创作能力和诗歌理论思考方向及其专业认知观念的重要性、目的价值。对后世社会影响的重要程度评价等方面的深刻含义尤其是像《寄侄》诗中的有关人生经验、生活哲理、情感体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内容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的优秀诗歌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