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宋方岳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方岳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原文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

吾生只可龟藏六,世事何如狙赋三。

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

现代文赏析、翻译

易地昭武去之日,与家人集新作南门书水镜壁上

方岳

晦庵呼我住山南,五老人知百不堪。

极目无穷江渺渺,满头归去雪毵毵。

世事如棋谁劫杀,人生一梦休重酣。

政有梅花管迎送,岁寒行路饱曾谙。

在去昭武的路上,于南门留下一首诗,眼前只有一条宽阔的道路通向远方,天际线也被浩渺无边的江水划定。苍茫中满头归去,雪白的胡须在寒风中飘飘洒洒。这是一幅典型的文人离别图。面对离别,心情复杂,如这冰冷的江水一样无法平静。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人生的道路就是这样不断的出发和结束。一路的奔波和离别,我们始终能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气息,感受到那四季的更替,而这种气息中最重要的就是那如雪的梅花。

这是一首感怀诗,借着对以往岁月的感怀,抒发对即将远去的生活的感慨。开头两句借用晦庵(朱熹)的住处之名和一句俗语,透露出即将离开熟悉的故乡。“五老人知百不堪”,以五老山的苍老喻自己年岁已高,而世事纷扰,心知肚明是“百不堪”。面对熟悉的地方和人事,只能强作洒脱地面对离别。“极目无穷江渺渺”是诗人的远望之景,“无穷”是人的思绪,“江渺渺”则是人在离别时的思绪万千。“满头归去雪毵毵”,这句是写实之景,也是写实之情的触动。诗人满头的白发和飘飞的雪花,正是离别时的凄婉、苦闷和无赖之情的写照。“世事何如狙赋三”,猴王垂老更知道天下间的是是非非都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屑一提。“政有梅花管迎送”也许只有这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能够了解我、迎接我、送别我。不论人间的是非曲直都有尽头,而梅花的迎送却是无始无终的。最后一句“岁寒行路饱曾谙”,诗人用“饱曾谙”来反衬出心中的清净和超然。

整首诗中诗人借着对以往岁月的感怀,抒发对即将远去的生活的感慨。语言朴实无华,但读来却有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诗人用最直接、最朴实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和体验,让读者在朴实中感受到诗人的真情和苦闷。这就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