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闺怨》唐鱼玄机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鱼玄机

《闺怨》原文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现代文赏析、翻译

闺怨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一年一半在书帏。

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的是女子独居中日夜思念丈夫的情景。

首句“靡芜盈手泣斜晖”,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及其活动时间来写人,十分贴切地描绘出主人公的内心感情。“靡芜”应是从室外走进室内时所见之景,正值西斜的阳光照在女子盈握的枝叶上。“斜晖”二句为诗的起兴之句,接下两句转入相思主题:那邻家夫婿不是就乘着这“斜晖”早早地离家去了吗?再看他昨日是“鸿北去”,今天就成了“雁南飞”,伉俪间的情爱对比显得更为单薄,进一步生发了女子独处空闺的幽怨情绪。前四句景语带情语,颇有艺术效果。

中二句继续抒写她深深的孤独相思之情。古代以北、南方位为正反区分,“去”、“归”暗寓别离南北方东逝之苦。眼前的情景又使她想到去年春天离去,直到现在也不曾得到夫婿的消息;而秋去春又来,夫婿音信又稀少了。“春”、“秋”是两头交叠的,在抒情主人公看来,正是这样年复一年地生活着,却难得夫婿的一点消息了。但是春天她又想念到那些团聚时的快乐、欣喜、和谐和宁静,那样久别的思念却是历历在目、无法抹去的。真是往事甜美而如今苦痛。诗句将回忆和相思又一下子带回到现实中来,反衬出女子的痛苦之深和期待之切。古人寄书是很少有书信可循的,即使“一年一半在书帏”也只是说一年一半时间在忙着缝制书信吧?此处的“书帏”只是人们常见的寄书的代名词,不一定实指她与夫婿相对依依的书房帏帐。“消息稀”是由于塞北与江南远隔数千里啊!况且战争是时时威胁着这座孤城,“马毛缩袖塞云寒”,即便是使者捎回南方妻子的信息也会被封锁、压下乃至抢夺而去的啊!于此对时局的担忧更深了!更衬出主人公处境和心理的凄楚悲苦了。诗句结构巧妙,步步设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此诗题目是“闺怨”,但它通篇不写一“怨”字,而又字字珠玑,“无理之怨言是可感而不可恨”。原因是作者巧妙地选择了一组鲜明、对比性强的意象构成了异常悲怆动人的意境。特别是诗人借芳草成行而一美人独居营造悲情的技巧为读者喜爱接受的艺术表现力就更加丰富了“但思君自难忘”。主人公日夜思念着丈夫以至于发白了增加许多皱纹但国家何尝一日无事?穷兵黩武刀兵相见之事不会忘记将给这对久盼团圆的苦命夫妻怎样的悲哀!尤其是久客在外的丈夫既因疆场风雪征戍艰危又不知何时能再回家来。“未解貂裘梦里看,手执弓箭戎服鞍”。也许是太思念丈夫了吧?她竟在梦中与丈夫相见,但见丈夫身着戎装骑马挎箭伫立在风雪边疆。“梦”字说明这是多么强烈的愿望啊!可梦醒后却依然一纸寒毡只影面对残烛泪滴如痴如醉吧?此外她的思念情怀和神魂迷离时又有谁与她相伴分担痛苦?可以想见孤独孤独更加甚了!作者的诗笔又何等冷静客观何等细腻!因此当读者面对此诗时只觉得女主人公的一片纯真刻骨相思之情无以复加地流溢于纸端因而油然生出一种可感而不可恨的艺术感染力。这里写女的对征人的怀念写得十分凄婉动人!我们读后不仅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哀伤更会想到天下这样的不幸者是很多的!同时我们也会对作者的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产生由衷的敬仰!

以上是对原诗的赏析,最后鉴赏语言重温这一抒情情景如下:女子苦候守寡恩爱情人-夫婿塞上戎疆履职挥鞭须缨锋烟和皓首封疆检点烽烬思悲羸妇竹鹄以矢备平矣少女辍弄穿牍沙坂窃麸并于暝冥墨空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