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和竹溪三诗 其三 遣兴》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和竹溪三诗 其三 遣兴》原文

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

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

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

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刘克庄的诗中,这首《和竹溪三诗 其三 遣兴》无疑是一首充满哲思和乐观精神的作品。这首诗主要是通过追慕陶渊明和皎然的典故,表达出自己的人生观和道德追求。

首联“晚慕玄真与季真,床头金尽不忧贫。”直接点明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两位隐士玄真和季真的敬仰之情。玄真和季真都是陶渊明和皎然的别称,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于两位隐士淡泊名利、不忧贫贱的精神的向往。

颔联“六如偈简常持念,四勿箴佳最切身。”诗人以佛家的六如偈语和四勿箴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体现出诗人对于佛教哲学的理解和实践。

颈联“古有德衰年亦暮,今谁齿宿意犹新。”诗人借古喻今,通过阐述古人年纪老迈但仍充满活力的例子,表达出自己如今年纪虽老,但志向仍然新鲜的感慨。

最后两句“手遮西日过门客,来拜庞公者几人。”则通过比喻和反问,表达出诗人对于那些能够欣赏自己的人的期待。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人生观,通过对两位隐士的追慕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表达出诗人对于道德和人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现代译文如下:

我晚年羡慕玄真与季真,金尽穷困却无愁意。我常常手持六如偈简,四勿箴规身体力行。古人即便德行衰退年事已高,今日又能有几人能保持初心?多少人在黄昏之时欲寻靠门客,能否有几人前来向我致敬拜庞公?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人格修养及生活态度。体现了面对衰老危亡的从容和恬静的心境。一个进入老年行列的老者能有如此涵养,这样充实满足、无所畏惧、乐观自信的思想精神,实属难能可贵!因此也是可以借鉴与学习的。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