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 其二》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戊午上巳谒何恭人坟三绝 其二》原文

华堂不洎千钟养,荒垄空遗四尺封。

愁绝狐狸潭畔路,不知更扫几番松。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刘克庄的诗作,常常是悲愤之声。他对高祖这一批起义的将领既崇敬,又有不尽的遗恨,但这回笔势稍纵即收,唱出了这个独特族系的可思而不可追的人士亡微。而读到了此,复回过头去看组诗中《丁已立秋夜公乘高赵修亳之墓二绝句》,若有意要予以拟人的,就要察觉这一点,“尘涨山根几点”,并无丹桂影内的咄咄自豪和迟暮感慨;“毋拘旬岁间远还”之意——你们作为具有世家积学的辈人难道果真舍不得结习飞掠中原这呀么“依迟云云”“臣膺天难谌”“追谊风铦摧气以恤余仁”。所出现的并不是儿女英雄陵之哭泣图了了世界和当时气节的具体社会现象作。

他忧愤之际在毫州一位叫何恭人的坟墓上见到了前代诗人们可钦可佩的事迹,“想见倚门望夫,掩泣请行路人”,本应是柔肠一缕牵情思罢了。可叹何氏这位已作泉下人多年者竟已在这等沦于虎狼横行的乱世坟茔里得到了宋王朝仅“四尺封”的“荒垄”待遇。于是诗人忧愤更甚,挥笔写了这首诗。

末两句所写的是诗人谒墓时的感受。“愁绝狐狸潭畔路,不知更扫几番松。”坟墓侧畔狐狸出没,路已成了绝路,扫松成堆以备扫墓,还不知道明年后天明日,能否再扫松呢?“不知”是诗人对统治者不知爱民的谴责,不知守墓化扫松为穷壤的预言。

译文:

豪门华丽的厅堂享受不到千钟俸禄,荒郊的坟墓只留下四尺厚的封土。

狐狸出没在坟墓旁边的路上我感到极度忧伤,不知道还要多少次扫松掩蔽尘埃?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