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夸大帝传由,形容跖侮丘。
仅饶聃御寇,共载一虚舟。
《杂咏一百首·庄子》为现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诗歌从标题就能看出来刘克庄采用了其风格:冷门并往往埋没经典的故事细节以及历史人物,通过夸大帝传由、形容跖侮丘、仅饶聃御寇、共载一虚舟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庄子的形象。
“夸大帝传由”,夸大,即夸大其词,这是对庄子其人其事的一个概括描述。庄子著书立说,其言宏阔,其事奇特,常常以寓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更是对故事的描述与解读极其夸大,如其著名的盗趾之喻、屠龙之技等,他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出惊世骇俗的故事,其中便包括广为流传的“大帝传由”的传说。此处的“由”即鲁国的君王“鲁侯”之“由”。这表达出庄子所言非虚,乃是建立在高瞻远瞩的眼界之上,令人折服。
“形容跖侮丘”,这里用到了一个典故:庄子曾将盗跖(古代最大的盗贼)和孔子(春秋时期的圣人)进行对比,用以抨击儒墨之道不足为法。在孔子与盗跖的比较中,我们看到庄子以自己的笔触对孔子的讽刺与贬低。这里的“形容跖侮丘”就是对此典故的形象描绘。在盗跖这个万世盗贼面前,孔丘也似乎黯然失色。这两句表面是在贬低庄子以外人眼中伟大的孔子来衬托庄子的不凡,而实质则是表明庄子的思想的价值不是一介凡人所能抵挡的。
“仅饶聃御寇”,仅仅以老聃(老子)与庄子共驾一艘空船出游为比拟,而这也显示出庄子的空无所有却深藏不露的精神实质。尽管其中有很多是对庄子的故事进行虚构夸大的描写,但其也有寓言讽世的深层含义在其中。它仿佛揭示出老子与庄子的两位一体的形象:两位同坐一艘空船游玩逍遥自在的人其实拥有共同的身份,即具有洞察真相的思想家,以此赞扬了他们同时代的许多精神先行者的贡献和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庄子的形象和思想,表达出诗人对庄子思想的赞赏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诗人通过夸大其词、形容盗跖、侮蔑孔子、与老聃御寇共载一虚舟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庄子的形象,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庄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至于现代译文则是我试图把这首诗的主旨和我理解的具体意象转述成通俗的语言。这个过程中尽可能保持诗句的意思和精神,但是不局限于原文的表达形式和含义。因此对于是否有更好的现代译文的表述可能依赖于我对于诗歌原意的理解以及个人的语言表达风格。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思想如何不被现实社会所认可和接受。他通过夸大其词的描述和寓言讽刺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洞察。他的思想如同老聃和庄子共驾一虚舟,虽然空无所有却深藏不露,具有超越现实的价值和意义。这也许就是这首诗想要传达给现代读者的信息: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追求真理和自由,不被现实所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