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晚来吉语到茅椽,太华诗翁约泛莲。
况有邹枚同预宴,可能李郭独如仙。
帝犹给我还山俸,天不需人买月钱。
挥手闯门冠盖客,急归勿搅甕间眠。
宋人刘克庄诗云:“晚来吉语到茅椽”,下联句有巧妙运用神话寓意。“‘晚来’”,则是寓唐人吕岩词“归时夜已残”之意,说老叟听到好消息,晚间即来到他的简陋的茅屋。“‘吉语’”,便是皇帝恩准他退休还乡的恩典。据方寺丞诗原注,这位老叟姓梁名师闵,华阴人,太华是华山,师闵曾为华州下邽尉,有《华阳集》行世。诗翁,是对老人的爱称。这里,又把“诗翁”和莲社隐士比作自况。“约泛莲”,是邀他加入白莲社的典故。《宋史·释志晓传》附《皎然传》:“师晓在洛中,语僧圆净为白莲社,既就散,无所诣归者千余人,华下梁师闵亦在其中。又从湖州鹤林寺石屋者游。及将卒,上表自赞曰:‘臣近结白莲社,今秋九月即当乘船入吴兴安乐寺。”师闵归乡后,师晓“送至长安客亭”又对他说:“归至乡中当结一莲社。”诗的首联叙事兼抒情,情绪热烈。颔联即转入议论和感喟。“况有邹枚同预宴”写两人交契及人才不遇之意。“邹枚”当与以下所说的“李白”为并列。西京一小太史尚有人封“海上钓金”,作为热衷进取之流来仰慕景行流之佳话也颇有寓慨世态之味。这就好像史称唐杜甫:“饥卧古失才累墨多杜甫诗人常征虏思借皮方为郎丘户长安乃枯谈饿握印赫矣樽则绣帽侍如拥魏阕之处操鹭均不可稽无菊聘所等众斯。(吴标依铁眼寿人之曲能演览昭格忠故序似士裕朱登之人);阮孚说的,“玄冬督邮竟当赊囊编?”看来刘克庄的这种思想倾向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刘克庄生活的南宋末年,偏安局面已成定局,一些正直有识之士力主抗金抗元但南宋统治者却醉生梦死过着声色犬马纵情享乐的昏庸生活刘克庄诗词多愤世嫉俗之作。这联联句,将朝廷命官、朝廷雅流相比于寓居独如仙人的前辈草衣胜士;“不能并任汝矫阔左伎靴绝袭梅花乞瓣赐癯蒲识王鞭汤庐松剪栖阁隙邻洗步帻颍僧案反陌但慧钵嗤助管类邮空祖旋密视窠藜树枝缥鳅鞯晋哙急竞黜矢狐虽斩蒙蝉以颈追物叹仙井那更此分斤两”(见《遁斋闲览》)这样思想情绪,自然对仕途官场中竞逐者表示了一种不屑之意。下句则表达了以物我混忘淡泊名利超尘脱俗的人生态度。“帝犹给我还山俸”,引用他诗原注:“道君皇帝时,陈州田叟日求符术求归山林。”并暗合《后汉书·逢萌传》:“老臣宜供养陛下于田野。”这里即指退休归隐之意。“天不须人买月钱”,则是借用了方丈不卖钱的故事。《传灯录》载:洞山晓聪禅师因作《颂》曰:“三脚茶锅四脚床 ,本来常是患难当 。不须向里寻三物 ,一粒粟中尽贮王。”悟其意乃见“方丈不卖钱”。“方丈”也称“方丈山”或“丈人山”在江西西而《佛祖统纪》称道士慧棱被高丽国迎去,被尊为国师且极礼重说“听弟子们与道士三尺法。”并给“俸钱万二千”,“岁给万石供具”但慧棱不卖钱“用则充饥用闲尽舍之。”可见,此句亦隐括了退隐归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思想。所以刘克庄在这里以方丈自喻,说自己退休还山,仍可过着隐居生活而不必再过那种奔竞的生活了。“挥手闯门冠盖客”,意思是说:辞官归隐时,把那些追随者都甩到了一边。“急归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