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戌。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筑城行》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一首描绘古代筑城场面的诗。诗人通过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古代筑城的过程和背后的艰辛。
首句“万夫喧喧不停杵”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无数的人在喧闹声中不停歇地敲打杵,这正是筑城的前奏。第二句“杵声丁丁惊后土”则将声音和行动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们想象到声音在空旷的场地中回响的场景。
接着诗人描绘了整个村庄都参与到筑城中来,“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这不仅是一幅勤劳的画面,也是一幅激动的画面,所有人都在为生存和未来的安全而奋斗。这里的描写让人深感人性的伟大和生活的艰辛。
然而,筑城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工人们不得不加快工作进度,同时还要忍受长官的呵斥和责骂。这进一步突显了筑城的艰辛和不易。
“汉家丞相方忧边”一句,诗人暗示了筑城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而“筑城功高除美官”则揭示了筑城背后的政治动机,也让我们思考权力的运用和道德的考量。
最后,诗人以“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戌”结尾,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敏锐洞察力,他能看出战乱之后广大的田野已经没有了城市,只有战火中的戍卫。
最后两句“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是诗人对现状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担忧,他通过描绘破损的高墙和空荡的城中,表达了对人民生活困苦和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总的来说,《筑城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古代筑城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