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闻说秋防急,安危寄阃臣。
无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毡帽环吾境,纶巾赖此人。
晋朝陶庾辈,岂必靠江神。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送叶制参”这首诗,从送别诗的角度来看,并无太多新意,但刘克庄的诗风以豪放、雄浑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
首联“闻说秋防急,安危寄阃臣”,开门见山,直接点明送别的原因:听说今年秋防形势严峻,国家的安危,全寄托在你这个统兵的将领身上。这既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又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
颔联“无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进一步表达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作者知道友人目前并无求和之意,在战场上并无建树功名之意,但国家的前途、自己的功名却必须仰仗友人。这一联把送别时作者对友人的态度和盘托出,表现了二人之间的深厚友情。
颈联“毡帽环吾境,纶巾赖此人”,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这里的“毡帽”是指当时闽北农村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如武夷山里的农民至今仍保持着包羊毛毡帽的习俗;而“纶巾”指的是东晋谢安在淝水之战中以丝织品制成的头巾,以喻友人神采非凡。这一联的大意是:只要有你在,闽北边境就能安宁;只有你有才能,国家就能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前途的坚信。
尾联“晋朝陶庾辈,岂必靠江神”,借用晋朝陶侃、庾亮等人的典故,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像陶侃、庾亮那样的人,难道仅仅靠江神的力量吗?言外之意是:我方军人依靠的只能是自己人(友人),正如陶侃、庾亮等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力量一样;也就是说,“一力胜十会”,众多军事力量相互依赖反而会不进则退;而在紧急时刻能拼尽一身武力的军人的力量更胜一筹。“江神”是不值得信任的,而敌人就悬军深入闽地,正是“一力胜十会”的绝佳例证。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气势豪迈,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诗中“安危寄阃臣”、“毡帽环吾境,纶巾赖此人”等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因此可以说,《送叶制参》这首诗虽然并不新奇,但在当时却是鼓舞人心的好诗。
以上就是《送叶制参》这首诗的赏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