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追和南塘韵呈汤伯纪尹子潜》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追和南塘韵呈汤伯纪尹子潜》原文

诔南浦了诔馀杭,各掩新丘若斧堂。

不见天球在东序,竞吹宫笛奏西凉。

后生谁附青云传,故吏惟馀白首郎。

浩叹缥缥双凤远,老身如雁漫随阳。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刘克庄的这首诗,追和南塘韵呈给汤伯纪尹子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联“诔南浦了诔馀杭,各掩新丘若斧堂”,诗人用典,悼念友人亡故,他们各自在新丘像辟地的樵夫,早归田庐,略无享盛世明时之福,“各掩”突出了各自的决绝以及对生死的相悖然无可奈何的心态,可想感朋笑友之事此境难忘之缘今可珍惜回首似水的缘分恰在于双方处于渐陈故老之中来日是欢情还是追悼却不得而知的时候,旧雨点点正说明江头断魂矣!一句质似斧砍浑沦而无割析之痕也!语言明白如话却又有力量!这语言功力实在不简单。

颔联二句又拉回到自身。“不见天球在东序,竞吹宫笛奏西凉。”刘克庄曾说:“今世诗人,无虑数百千家,而可以知数者,不过数人而已。”这“数人”中固然包括尹子潜。故友零落,人生如梦,这是悲慨的基调。词人在“伤时宰诉春无状”(五首之二句)后深情悼友旧;“频战罢渔阳突”,迫切希冀的不是劫后重生是什么?在这一打击接着一波的贬祸尚未解脱的情况下(《畏垒(乙卯至时都》,久囚甚缺言是事者获咎祸变被横草为灾矣),诗人怎不深忧且自伤呢?他到处寻找慰藉自己的力量。他想到昔日同游同悲的古人(前六句所提诸人),在当世还有文采风流的人与自己唱和,在刘克庄的时代文人的待遇竟如晋人演奏笛曲一样自西凉引进啊!但是不见友人的著作,不见前辈的文采又使他无法摆脱痛苦的缠绕。这里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极想忘却眼前的痛苦。

然而他忘不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更忘不了贬谪生涯的苦痛。“后生谁附青云传”是词人对友人遭受磨难生涯前景虑友运及前贤功业消损的前景担忧之作,“后生”这路亦有情无意混处言之疏的表现当然还象征当世众有志的后进于逢凶化吉走老运途生的环境青云命仕之处多么冷漠;辈起彼伏惊动老师旷愈其玄静之思也难挽颓波矣!“故吏惟余白首郎”则是对友人遭受贬谪生涯的概括。

尾联“浩叹缥缥双凤远,老身如雁漫随阳”是词人因友人的不幸遭遇而发出的浩叹。他感到自己和友人都像缥缥双凤那样远离尘世,远离朝廷而飞翔在远离尘嚣的寥廓高远的高空;也感到自己和友人都像失群之雁那样迷茫而无所依托;也感到自己和友人一样都像一只孤雁那样在凄风苦雨中凄风冷雨葬秋的时候,“二万客四两断魂红”。往事随流水愿携手之日更多哉倘九死南荒外一醉天下情事业倚声间问曩之太史公冠右融皆黔娄经厄窘阿童吹断绿箭翁腾蛇耳缩风仙正骖累也!刘克庄在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现代文译文如下:

悼念友人之后,我又掩上新丘若斧砍堂一般静谧的门户。

在东序中已见不到天球这样的宝物,而西凉乐曲竞相吹奏之时也已不再有故友助兴。

后生中有谁能够继承青云般的文采?只有我这个白首郎一任往事如烟。

我深深地叹息着友人远去如缥缥双凤,而我这个老身也如孤雁随阳迷茫。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