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满目山河异,南冠十六期。
胡羝无乳日,辽鹤有归时。
詗虏几齑粉,还朝不磷缁。
汉家重名节,郎秩未为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刘克庄的这首七律,题为《与零陵周倅子镕》,“倅”是副的意思,“镕”是铸炼的意思,“郎秩”指官员的品级。诗中寄寓了作者对国事的深深忧虑和对名节荣誉的珍视。
首联“满目山河异,南冠十六期”,写作者被俘囚零陵十六年,眼看山河破碎,而自身亦无时无刻不期待复国,重返祖国。“满目山河异”,说明中原已为金兵占领,南方山河变了样。“南冠”用《左传》中的典故,晋侯和成子到楚国被囚禁,见王子燮和晋国的俘虏南冠氏很有风度,问其缘故,答说是承蒙恩惠,让他们回去。“期”就是期限。作者自注:“丙子(1246)八月奉使至燕山。”看来作者此次是被押送回宋的途中,因为诗人“此行非寻常”,所以他很重视这一难得的机会,去北方实地考察中原的变化。他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注视着中原的山河。但是中原山河的“异”字引起了他的深思。一个“异”字,就包含着无限的感慨。他坚定地说:“我虽是囚徒,仍然在策划着恢复的大计。”
颔联“胡羝无乳日,辽鹤有归时。”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恢复信心。“胡羝”即“河羝”,指在河源地区设置的公羊,这里代指西北边地。“辽鹤”典出《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见,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这个典故常用来寄托思乡心情和远行人念归的心意。“无乳日”、“归时”当然不是实指而是以传说中的“乳燕归巢”来比喻北宋的复兴。“无乳日”与“有归时”构成一反一正的对比,流露出诗人无限的悲愤心情。一个盼望复国收河山,一个期待建功扬名立业而又不被朝廷所用的忠贞志士形象就跃然纸上了。诗人感慨自己与朝廷虽近在咫尺而难以投身。中原各地更是距朝廷遥远而不可望其收复。“羝”“鹤”都是比喻。它们暗示着政治风云的多变和时代的变化,忠贞者的悲剧心态尽在不言中。前两句自叹不遇中原沦丧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和痛苦;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朝廷的失望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颈联“詗虏几齑粉,还朝不磷缁”,表达了诗人的恢复之志。“詗”,同“侦”,侦察。“齑粉”,粉身碎骨的意思。“磷缁”是说金属上玷染了黑色斑点就不能再光亮了。这两句是说自己曾多次侦察敌人军队的情况,为起兵复国搜集了大量证据。虽敌人几近齑粉,但却不能粉身碎骨丢掉身家性命!写自己及死士而望有唐雎一样随机应变为知己出一命之劳而有酬汉室春秋吐气。以上均事存口而不敢以为实录也就不将夷人胆噬且有仇不报非人也的意思。“还朝不磷缁”是说即使从北方返回朝廷也不会玷污名节。一个“不”字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汉家名节的不可玷辱。
尾联“汉家重名节,郎秩未为卑”,以汉代事,以期望对方作结:“汉家”句说明了作者珍视名节的用意;“郎秩”未为卑则是对周倅的期望之辞。郎秩指任郎官。周倅如果回国复命仍任郎官也毫不委屈,不足以减损他的光辉名节(身在南宋仕至显位的大官员的赠言)。因为他实现了忠于祖国的夙愿就足可令人钦佩。“未为卑”是一种勉励赞许的意思。“卑”,这里有低下的意思。“汉家重名节”,这里的意思是希望得到人们由于国家(朝廷)恢复安定而有好的回报便是最低要求的意思这好比事后有人说侠义小说中所说在万般无奈处打抱不平的主人公最终完成了长街英雄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