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刘克庄
但见两眉颦,何曾一馔珍。
节如僧更苦,家比郡尤贫。
琴鹤均为赘,莼鲈颇切身。
荡山有来雁,莫惜寄声频。
现代文译文:
我只看到你的眉头紧锁,哪曾见过一顿山珍海味能让它舒展开来?你在县里办公和僧人比起来更辛苦,家中比起一般的太守还更贫穷。你的琴和鹤成为了累赘,莼菜鲈鱼羹这些家乡的美味也更令你牵挂。你在荡山有信差,别忘了经常让他给我带来你的消息。
赏析:
全诗围绕“眉皱”这一中心展开,写使君皱眉之因,写诗人为其皱眉之由,用俭约质朴的语言,把一位廉洁勤政的知县的耿介之风刻画出来。作者前四句运用反衬手法,着力表现与使君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五、六两句则说明使君之所以如此焦虑,是由于诗人的同道知交都感到季约任的县令清苦异常,清苦到不能再清苦的地步。然而再读七、八两句,似乎诗人又在劝慰同道莫要再为知县之清苦而焦虑了,既然清苦到不能再清苦的地方仍有我诗相伴(作者还得到了家乡莼羹鲈脍等家乡美食),何不走出来向四方闯荡寻找适合于自己的新环境呢?到最后读者还是禁不住发出一句苦人的疑问:“唉……你还能在官位上留存多久?”尾联呼唤轻吟友人来信中的信鸽声。正当官迷为了个人名利(但考官点名的美差极少数),大多是雁过要留声啊!也就是变相的说他不乐意去这块令他发愁的地方就职。诗歌前面流露的尽是对友人的担忧,后面语言多了一份豁然开朗的轻松,整首诗读下来也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这首诗作者没有把笔墨放在对项季约的赞扬上,而是通过一个侧面来突出对好友的担忧和劝慰。由于诗人采用这种侧面烘托的手法,项季约的耿介清苦之风就更显得跃然纸上。这正是此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原因之一。
此诗风格与刘克庄其它俚俗诗风不同,全篇雅正清通,没有半点脂粉气。作者常以俗为雅,反俗为雅。如把民歌常用于讥讽俗气的人与事改为表达为官廉洁却与世无争等高雅的话题时,这种朴素的俚俗风格便焕发出异样的光彩。这也正符合他所说的“反观此道今人疏,今人疏兮亦可羞”之理。这首诗应属于雅俗之间寻得的一份清闲与诗意的一种上佳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