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其一》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其一》原文

丙午遭逢瑟改调,先皇记忆忝弓招。

明扬虽曰由师锡,密启端因侍燕朝。

早识武侯比龙凤,晚为公旦序鸱鸮。

吾贫岂是无难酒,恨不携将柏下浇。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丞相信庵赵公哀诗五首其一

丙午遭逢瑟调改,先皇记忆忝恩招。 明扬虽说是师赐,密启端因侍燕朝。 早识武侯比龙凤,晚为公旦序鸱鸮。 吾贫岂是无难酒,恨不携将柏下浇。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刘克庄在丙午年(1246)遭遇变故,被降职调遣,先皇还记得提拔了他,他感激涕零。明扬,是公开表举的意思,但古代也常指皇帝公开表举某人为可用之才。密启,是秘密的启事,古代大臣向皇帝秘密上书,常是因有隐秘之事要直接向皇帝陈述。此句是说因有密启深得皇帝的信任,才得以在侍燕朝见时得到皇帝的表举。

诗的前两句叙事,后四句发议论。刘克庄早年曾写过《龙荟集》被人称为“龙学”,但一直未得重用。这首诗是刘克庄初任中书省属官时写的,刘克庄把朝廷中用人制度的情况和自己的处境谈得如此具体感人,表现了诗人耿直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到“吴子藏户口书抵邸中办治白苎织路围至欲枉干教移痛丁之中丞相于是察而察郡荐诸相第不可辇官欠势宾尽拔之以赠旧收万善饷恺居白藓圃率耕亦亭陈露申衍绵能仿唱费繁助丞相渡山踪绪尚未用相(永平赵)。方翼游侣二三子同保始终无遽违去群游焉”和“二三子中吴子矣可效初可矜焉若老夫虽甚贫困而无失所”二诗看出赵公对他的器重。但作者由于自己的耿直不阿,一直未得重用,而今赵公逝世了,他十分悲痛。因此诗的最后两句说:“吾贫岂是无难酒,恨不携将柏下浇。”意思是说:我虽然贫穷,但祭奠时也可以买酒浇奠;遗憾的是不能像孔子那样,携着酒器到墓地祭奠,以此来寄托哀思。这两句倾注了作者对赵公的深厚感情。

现代文译文:

在丙午年遭遇政局变动被降职调遣,先皇还记得提拔了我这个没什么才能的人。虽然公开表举人才是皇帝亲自做的决定,但秘密上书端的是因为侍奉燕朝时向皇帝进言的结果。早年我曾把诸葛亮比作龙凤以赞颂赵公,晚年在编排公旦的次序时又以鸱鸮自比。我贫困难道没有美酒祭奠,遗憾的是不能像孔子那样到墓地祭奠以此来寄托哀思啊。

这是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失去生活目标的表白,可能是真是的心声。尤其是一个“忝”,暴露了他的怯弱以及功名之念仍然不死。可是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他生活坐标的定位,苦于环境不给以发挥的机会和地位啊!作为一个六十年间的作品存留下来,我们可以想象它产生时的时代气氛和社会风尚,可以体会出它与诗人的遭际和心情紧密相连的历史过程。此诗体现了作者的诗词风格,用典较多,正是当时词坛的一种风气,在变幻跌宕中表现了一种感慨哀怨之情。这首诗质实而具体,真切而动人,反映了当时诗词创作的一种水平较高的作品。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