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送陈监簿造朝》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送陈监簿造朝》原文

君昔闲三纪,朝今聚众贤。

居然峙鸾鹄,不似袭貂蝉。

训俭无钗泽,遗忠有笏传。

将何告明主,事事法隆乾。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为您写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一片群贤毕至、气象峥嵘中,我们看到了一代贤臣陈监簿,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赴京述职的雄浑画面。在诗人刘克庄笔下,送别之情、家国之志、个人之行融为一体,仿佛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

“君昔闲三纪,朝今聚众贤。”诗人以平实而深情的话语,描绘了陈监簿过去三纪的闲适生活,如今却与众多贤能之人一同聚集在朝廷之中。这里的“闲三纪”并非指真正的闲暇,而是暗示了陈监簿在地方上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政绩。而今他肩负重任,赴京述职,展现出他积极进取、为国尽忠的决心。

“居然峙鸾鹄,不似袭貂蝉。”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陈监簿在朝中的地位和形象。他仿佛是一群鸾鹄中的佼佼者,屹立不倒,而不是那些只知沿袭旧制、毫无建树的官吏。这里的“峙鸾鹄”既表现了陈监簿的杰出才干和威望,也暗示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训俭无钗泽,遗忠有笏传。”这里是对陈监簿的个人品行的赞誉和褒扬。“无钗泽”寓言勤俭持家之道,传递了一种家国一体的情怀;“有笏传”则借指尽忠职守的精神传承了下去,更揭示出国家的中兴有望。在古代礼制下,朝官上朝必须手持朝笏,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在这里,“有笏传”更象征着陈监簿为国尽忠、传扬遗志的坚定信念。

“将何告明主,事事法隆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待和期望。“将何告”透露出诗人对朝廷现状的忧虑和困惑,同时也暗示着陈监簿的进言献策之举。“事事法隆乾”则借用《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殷切期望。在这里,诗人寄予了陈监簿深深的厚望,希望他能将国家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

这首诗以送别为引子,通过对陈监簿的赞美和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热切期盼和对贤臣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意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一窥诗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底,欣赏到一份高尚的人文情怀。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