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辛亥三月九日宿囊山》宋刘克庄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刘克庄

《辛亥三月九日宿囊山》原文

已买荒山卜毳藏,岂知来此借禅床。

傍人尽怪病摩诘,送客不嫌穷孟尝。

皓白群仙应笑老,昏花太乙谩分光。

何时邻里持牛酒,却贺先生返故乡。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已买荒山卜毳藏,岂知来此借禅床。”表明自己心境。据史载,刘克庄于宋亡之后,曾隐居建宁西北的屏山山中,于此“卜毳藏”,意为已买下这一带荒山准备归老不仕。禅者的临济宗喜欢顿悟玄旨、简约恬适的性情品格与此与他内心的性格是不相融的。“岂知来此借禅床”说不想避世隐居而与本心初衷大相径庭。扪心自问,自己本是想要寻求超脱尘世的清静,但终究还是无法摆脱尘念,想来也只好借宿禅院了。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昂扬奋发、不甘沉沦的感情基调。

“傍人尽怪病摩诘,送客不嫌穷孟尝。”颈联进一步抒写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摩诘”指唐代诗人王维,因他信佛,自号摩诘居士。“孟尝”指战国时齐国公子孟尝君,以广结宾客、多养食客著称。这两句的意思是,别人都认为王维诗中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情逸致是病态的自我折磨,认为自己应像孟尝君一样迎送宾客不以贫富为准绳。这两句通过他人的误解侧面烘托自己内心的苦闷。

“皓白群仙应笑老,昏花太乙谩分光。”尾联作者自嘲之语。“皓白”指仙,“群仙”即指朋友,“老”指自己。作者自嘲朋友们嫌自己年老皓发,不能与他们同游共赏。同时暗指自己空有年华和抱负。“太乙”即东华上仙太乙真人,“太乙分光”即岁末增华。“谩”意即虚耗、空得。“昏花太乙”中表示诗人想要慰藉劝自己一下,“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奈何!实际则流露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全诗通过描绘宿禅院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功名未遂的失意悲辛。语言平实质朴,但寄寓颇深。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译出:

在这个连绵起伏的荒凉山峰上,他已购买下一片闲置的山地,规划在这里安家落户。孰知世上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理想和现实总有不期而遇的裂痕。周围的芸芸众生都嘲笑他痴心妄想,甚至责怪他病态自我折磨;他亦不介意朋友们的看法,欣然接受这穷山僻岭的招待。

他想着群仙皓首之时,这些世俗的看法是否只是一场笑谈;又想着年华已逝,自己是否还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奋力一搏。心中难免怅然若失,毕竟那些年壮志凌云的光辉岁月都已在忙碌奔波中逝去。时光荏苒,众友或嫌己老,自己亦不能免俗。心中常自问:为何自己要这么早就放下一切?为何要在这世上留下些什么?何时才能重归故里,与亲友把酒言欢?何时才能摆脱这无尽的忧虑和痛苦?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只能在这荒山野岭中借宿禅院,忍受着世人的误解和嘲笑。但愿有一天能过上与亲友把酒言欢的日子,到那时他会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